防逃设施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安插高45厘米的硬质钙塑板作为防逃板,埋入泥土约15厘米,每隔一米处用一个木桩固定。注意四角应做成弧形,防治小龙虾沿夹角攀爬外逃。另一种是采用麻布网片或尼龙网片和硬质塑料薄膜共同防逃。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在池埂四周,用质量好的直径为4-5毫米的聚乙烯绳作为上纲缝在网布的边缘,缝制时绳子必须拉紧,针线从纲绳中穿过。然后选取长度为1.5-1.8米的木桩削尖打入泥土50-60厘米,桩间距3米左右,并使桩与桩之间呈直线排列,池塘拐角处呈圆弧形,然后在网上部距顶端10厘米处再缝一条宽25厘米的硬质塑料薄膜即可,针距以小虾逃不出为宜,针线拉紧。
小龙虾的疾病主要有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引起的两大类。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疾病是指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龙虾养殖水体的pH值过高或者过低、农1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的污染引起的疾病。生物因子引起的疾病是指病毒、细1菌、真1菌、原生动物等有害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及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由于饲料投喂不足而引起的营养不良和操作不当引起的应激性反应等疾病。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很多疾病都是上述两类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
三、中型水库
中型水库特点是天然生物饵料资源丰富,适宜淡水小龙虾的繁殖和生长。在这些水域中发展淡水小龙虾养殖时,一般是以粗养为主,但要注意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可以实行网箱养殖淡水小龙虾、围网养殖淡水小龙虾和拦网养殖淡水小龙虾等不同方式,大幅度提高淡水小龙虾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四、大型江河湖库
这些水域主要以水利、航运、调蓄和灌溉为主要功能,一般不提倡进行大规模的“三网”龙虾养殖。在利用养殖淡水小龙虾的方法上,主要以蓄养为主,宜采取控制捕捞强度,保护增殖天然淡水小龙虾资源为主,进行一些简单的水土改良,灌江纳苗,投放人工鱼巢、人工鱼礁,实行人放天养,粗放粗养,尽可能地提高水域利用率。但是在重要的水库中,还是要谨慎一些,因为龙虾的打洞能力很强,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库坝和堤坝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