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朱宝馨对大连市养虾业的振兴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认为,养虾业要振兴,需要立足创新,需要有一个统盘规划,首先要建设一部分高位池,实现工厂化、集约化精养,力争亩产达到1.5~2吨,一亩可抵粗养池20~30亩;其次要选择一部分现有养虾池进行改造后实行半精养,亩产可达300~500公斤.
种质原因:
??由于小龙虾具有自然繁殖的习性,所以绝大多数养殖户采取的都是一年放种,多年养成的养殖模式,这就必然导致龙虾之间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最终导致龙虾的种质退化,个体越来越小,并且在养殖过程中又都采取的是捕大留小的方式,等到每年9月份前后选留亲虾的时候,大规格的龙虾早已卖光,所以只有把那些较小的龙虾留作下一年的亲虾用,这样的亲虾本身就差,其繁殖
的下一代的品质就更难以得到保证。
密度原因
??由于小龙虾自然繁殖的习性,因此在池塘养殖过程中要想始终控制其合适的养殖密度确实非常困难,而小龙虾生性凶猛,当密度太高时自相残杀的现象极为严重,这样小龙虾会因为无法找到一个安全的脱壳场所而推迟脱壳,导致在养殖过程中脱壳次数减少最终规格偏小。
??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要采取捕大留小的方式,以降低池塘的养殖密度,不要指望等小龙虾的市场价格高了以后再销售,因为即使市场价格再高,如果所养出的小龙虾的规格太小,那也不可能卖出高价钱,相反,即使市场价格不高,只要小龙虾的规格大、品质好一样会卖出好价钱的。小龙虾具有攀附水草的习性,因此,在池中种植水花生、轮叶黑藻等水草,既可以为小龙虾提供脱壳隐蔽的场所,又可以增加小龙虾的生存空间而减少自相残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