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协议要求除雾器应能适应如下工况:
|
序号 |
项 目 |
单 位 |
参 数 |
|
|
吸收塔参数 |
||
|
|
除雾器前吸收塔直径 |
m |
Φ5.9 |
|
|
脱硫塔数量 |
套 |
2 |
|
|
烟气流速 |
m/s |
3.5 |
|
|
喷淋层数量 |
层 |
4(最顶层为预留层) |
|
|
每层喷淋量 |
m3/h |
990 |
|
|
吸收塔喷淋方式 |
上/下 |
四级向下 |
|
|
吸收塔喷嘴形式 |
|
切线空心锥型 |
|
|
最大液滴尺寸 |
μm |
40 |
|
|
烟气温度:正常运行/设计 |
℃ |
50/70 |
|
|
Cl-浓度 |
PPm |
40000 |
|
|
除雾器数据 |
||
|
|
直径 |
m |
5.9 |
|
|
第一级 |
||
|
|
形式 |
|
一级管式+屋脊式 |
|
|
材质 |
|
增强PP |
|
|
第二级 |
||
|
|
形式 |
|
屋脊式 |
|
|
材质 |
|
增强PP |
|
|
除雾器出口烟气持液量(干,标态) |
mg/Nm3 |
<35 |
|
|
压力降(二层) |
Pa |
< |
|
|
除雾器塔内材质 |
|
增强PP |
|
|
除雾器冲洗管材质 |
|
增强PP |
|
|
除雾器冲洗管总重 |
kg |
|
|
|
喷嘴材质 |
|
增强PP |
|
|
除雾器总重 |
kg |
|
|
|
喷嘴个数 |
|
|
|
|
设备进厂过磅重量 |
|
|
每层除雾器各设置喷淋系统两套,由自动化系统和电动阀对冲洗水进行控制。第四层冲洗系统为备用系统,依据实际情况手动开启。
供方的设计界限为:一套完整的功能齐全的除雾器系统。包括:
除雾器本体的设计、布置、安装方式。
冲洗管网的设计、布置、安装方式。
供方提供除雾器及其配套设备的支撑结构,冲洗水接口连接方案。
系统包括一年的备品备件,
除雾器的运行满足本招标书中提出的相关设计参数要求。主要保证值如下:
供方应保证在设计烟气流速下除雾器总压力损失不大于200Pa。
在设计煤种和锅炉30%-110%BMCR负荷下,供方保证二级除雾器出口烟气持液量低于35mg/Nm3(干、标态)。
除雾器年可用率 ≥99%
除雾器投运第一年,可利用小时数 ≥8000小时
正常运行时,年可利用小时数 ≥8160小时
除雾器压力降应在线监测,除雾器系统所有设备引起的阻力降均应包括在内。除雾器采用在线冲洗方式。
供方应保证除雾器的实际工作期间,由于老化以及塔内环境引起的结构损坏不得降低除雾器的去除效率等性能指标,并且该系统必须按照原设计条件下的冲洗强度、频率、周期工作。
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因制造质量问题而发生损坏,或不能进行正常工作时,供方应免费为需方修理或更换零部件。
质量保证技术文件
每台除雾器的主要零部件按图纸及技术文件要求进行功能检查和试验,以保证设计和结构满足本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