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928-2014《去角质啫喱》是中国国家推荐性标准,主要规范了以清洁皮肤、去除老化角质为主要功能的去角质啫喱产品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旨在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基本性能。以下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概要: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清洁皮肤、去除老化角质为主要目的的去角质啫喱类产品,涵盖通过物理摩擦(如添加细微颗粒)或化学作用(如果酸、酶类等)促进角质代谢的凝胶型护肤品。
二、术语和定义
去角质啫喱定义:以水、保湿剂、表面活性剂、角质软化剂(如果酸、水杨酸、酶类等)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增稠剂、防腐剂等辅料,制成具有清洁皮肤、去除老化角质功能的凝胶状化妆品。
三、技术要求
产品需满足以下关键指标,确保安全性、稳定性和基本功能:
1、感官指标
①色泽:均匀一致,符合产品明示的色调(无变色、分层)。
②香气:符合规定香型,无异味。
③质地:均匀凝胶状,无颗粒感(若含物理去角质颗粒,需分布均匀、无结块)。
④pH值:4.0~8.0(与皮肤弱酸性环境兼容,避免刺激)。
2、理化指标
①黏度:需符合产品明示的黏稠度范围(通常通过旋转黏度计检测,保证使用时的涂抹感)。
②耐热稳定性:(40±2)℃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无分层、变色、异味。
③耐寒稳定性:(-5±2)℃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无结晶、分层、变色。
3、卫生指标
①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1000CFU/g;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0CFU/g;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
②重金属限量:铅,砷,汞,镉。
4、功能性要求(可选)
标准未强制规定去角质效果的量化指标,但鼓励企业通过人体试用或体外试验(如角质层脱落率测试)验证功效,需在产品宣称中提供科学依据。
四、试验方法
①感官与理化指标:通过目测、嗅闻、pH计、旋转黏度计等常规方法检测。
②微生物与重金属: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采样和检测方法(如平板计数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③稳定性:通过加速温变试验模拟储存条件,观察外观和性能变化。
五、检验规则
①出厂检验:每批产品需检验感官、pH、微生物(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等指标,合格后方可出厂。
②型式检验:每年至少一次,或在原料/工艺变更、停产后复产时进行,需全项检验(包括安全性、理化、稳定性等)。
③抽样与判定:抽样按GB/T 2828.1执行,若有不合格项需复检,仍不合格则判定为批次不合格。
六、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①标签:需标注产品名称、成分表、净含量、生产者信息、保质期、使用方法、警示语(如“避免接触眼睛”)等。
②包装:应密封、防污染,材质符合化妆品包装安全要求。
③运输与贮存:避免暴晒、高温(≤40℃)、潮湿,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保质期通常为12~36个月(具体以产品标注为准)。
总结
GB/T 30928-2014为去角质啫喱提供了从安全到基本性能的全链条规范,重点保障产品的温和性(如pH、微生物控制)和使用体验(如质地、稳定性)。企业可参考此标准优化配方,并结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确保产品合规上市。消费者选择时可关注标签中的成分、保质期及卫生指标,优先选择符合该标准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