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4077-2010《焗油膏》是中国轻工行业发布的一项针对焗油膏产品质量的技术标准,于2010年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焗油膏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旨在规范焗油膏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保障消费者权益。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概述: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以水、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调理剂、油脂、保湿剂等为主要原料,经混合、乳化等工艺制成的膏状焗油膏,属于头发护理类产品,具有改善头发光泽、修复毛鳞片、补充营养等功能。
2. 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焗油膏”的定义:一种通过赋予头发营养(如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或改善毛鳞片状态,提升头发梳理性和光泽度的膏状护发化妆品。
3. 技术要求
(1)感官指标
色泽:均匀一致,符合产品明示的色调(如自然色、棕色系等)。
香气:无异味,符合规定香型。
质地:膏体细腻、光滑,无颗粒、分层或析水现象(常温下静置24小时后观察)。
(2)理化指标
pH值:4.0~8.0(与头皮环境相容,减少刺激)。
粘度:需符合产品类型要求(如膏状通常为5000~20000 mPa·s,具体按企业明示)。
耐寒/耐热稳定性:-5℃±2℃冷藏24小时恢复室温后无分层;45℃±2℃恒温7天无析水、变色或异味。
(3)卫生指标
微生物:菌落总数≤1000 CFU/g;霉菌和酵母菌≤100 CFU/g;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致病菌。
重金属:铅,砷,汞,镉(符合化妆品安全通用要求)。
(4)功能性指标(可选)
部分企业会根据宣传的功能(如“修复受损发质”“提升光泽度”)增加测试,例如:
梳理性能:通过梳理力仪测试湿发或干发的梳理阻力,评估头发顺滑度。
光泽度:用光泽度仪测量头发反射光的强度,对比使用前后的变化。
4. 试验方法
感官:通过目测(色泽、质地)、鼻嗅(香气)和手感(涂抹性)评价。
pH值:按《化妆品pH值测定方法》(QB/T 2783)执行。
粘度:使用旋转粘度计(如NDJ-5S型)在规定温度(25℃)下测试。
微生物:按《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GB 7918.1~5)检测菌落总数、致病菌等。
重金属:铅、砷、汞分别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
5.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每批产品需检验感官、pH值、粘度、微生物(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等项目,合格后方可出厂。
型式检验:每年至少一次,或在原料/工艺变更、停产后复产时进行,需全项检验(包括卫生指标和功能性指标)。
判定规则: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可加倍抽样复检;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