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讲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慢胜快,以少胜多,以巧胜拙,最忌以拙力死拼滥打,最忌硬顶硬抗。这是一种蕴含着深奥哲理、充满了智慧的拳种,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生、对宇宙的悟解,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直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诸大拳系中,太极拳始终具有文化层次上的明显优势。研究太极拳的著作,不仅数量最多,而且有理论深度,在功法和技击方面也较少保守性,显得襟怀坦荡,血肉丰满,平易实在,不喜吹牛。文化优势,大概就是太极拳的活力所在吧!
练陈氏太极拳时要求放弃杂念,呼吸自然,气要沉,神态如猫捕鼠,凝神敛气,不能散漫。同时又要做到神态镇定,防止动作僵硬变形。陈氏太极拳谚常讲"用意不用力",初学者应当好好体会。用意不用力决不是要人缩手缩脚,动作拖沓无力。相反,用意不用力,正好有利于产生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有人比喻为绵里藏针,有人形容说动作外形看上松柔,一旦接触到,犹如碰到钢筋铁骨。我认为,用意不用力,是要去除天生的蛮力、拙力,譬如练习举重时,屏住气,使局部肌肉持续紧张所产生的那种力。太极拳应当锻炼出来的是内劲,是意、气、力三者的结合。通过意识指挥,使身体协调气血通畅,在发劲时,就能运用自如。陈氏太极拳练习者的肌肉力量比不上专业举重运动员。然而,前者优势在于他能在意识控制下,瞬间发劲,给人迅雷不及掩耳之感。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