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5000mg/kg(大鼠经口);LC5012124mg/kg(兔经皮);人吸入71.4g/m3,短时致死;人吸入3g/m3×1~8小时,急性中毒;人吸入0.2~0.3g/m3×8小时,中毒症状出现。
刺激性:
人经眼:300ppm,引起刺激。
家兔经皮:500mg,中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吸入390mg/m3,8小时/天,90~127天,引起造血系统和实质性脏器改变。
致突变性:微核试验:小鼠经口200mg/kg。细胞遗传学分析:大鼠吸入5400μg/m3,16周(间歇)。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中毒浓度(TCL0):1.5g/m3,24小时(孕1~18天用药),致胚胎毒性和肌肉发育异常。小鼠吸入中毒浓度(TCL0):500mg/m3,24小时(孕6~13天用药),致胚胎毒性。
代谢和降解:吸收在体内的甲苯,80%在NADP(转酶II)的存在下,被氧化为苯,再在NAD(转酶I)的存在下氧化为苯加醛,再经氧化成苯甲酸。然后在转酶A及三磷酸腺苷存在下与甘氨酸结合成马尿酸。所以人体吸收和甲苯16%-20%由呼吸道以原形呼出,80%以马尿酸形式经肾而被排出体外,所以人体接触甲苯后,2小时后尿中马尿酸迅速升高,以后止升变慢,脱离接触后16-24小时恢复正常。一小部分苯甲酸与葡萄醛酸结合生成。甲苯代谢为邻甲苯酚的量不到1%。在环境中,甲苯在强氧化剂作用或催化剂存在条件中与空气作用,都被氧化为苯甲酸或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甲苯:
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二硫话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相对密度 0.866。凝固点-95℃。沸点110.6℃。折光率 1.4967。闪点(闭杯) 4.4℃。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扎性混合物,爆扎极限 1.2%~7.0%(体积)。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5000mg/kg。高浓度气体有嘛醉性。有刺激性。
理化性质
甲苯分子比例模型
甲苯分子比例模型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熔点(℃):-94.9
相对密度(水=1):0.87
沸点(℃):110.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14
分子式:C7H8
分子量:92.14
饱和蒸气压(kPa):4.89(30℃)
燃烧热(kJ/mol):3905.0
临界温度(℃):318.6
临界压力(MPa):4.11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69
闪点(℃):4
爆扎上限%(V/V):7.0
引燃温度(℃):535
爆扎下限%(V/V):1.2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溶剂。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活泼,与苯相像。 可进行氧化、磺化、硝化和歧化反应,以及侧链氯化反应。甲苯能被氧化成苯甲酸。


甲苯的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处置
1.此物质是易燃性和毒性液体,处置时工程控制应运转及善用个人防护设备,工作人员应受适当的关物质之危险性及使用方法之训练。
2.除去所有火源并远离热源及不相容物。
3.工作区应有“禁止烟火”标志。
4.液体会累积电荷,考虑额外之设计以增加导电性。如所有桶槽、转接容器和管线都要接地,运送操作中,应降低流速,增加操作时间,增加液体留要管线中的时间或低温操作。
5.空的桶槽、容器和管线可能有残留物,未清理前不得切割、焊接、钻孔或其它热的工作。
6.作业场所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通风系统,设备为防爆型。
7.保持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8.不要与不相容物一起使用(如强氧化剂)以免增加火灾和爆扎的危险。
储存
1.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以及阳光无法直接照射的地方,远离火源及不相容物。
2.门口设斜坡或门槛或挖防漏槽使泄漏物可排放至安全的地方。
3.贮存区标示清楚,无障碍物,并允许特定人或受过训的人中进入。
4.贮存区附近须有适当的灭火器和清漏设备。
5.以相容物质制成的容器装泄漏物,贮存物接地并与其它设备等电位连接。
6.贮槽之排气管应加装来焰器。贮槽须为地面贮槽,底部整个区域应封隹以防漏,周围须有能围堵整个容量之防溢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