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蝶阀发展
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发明了蝶阀,50年代传入日本,到60年代才在日本普遍采用,而在我国推广则是70年代后的事了。操作力矩小,安装空间小和重量轻。以DN1000为例,蝶阀约2T,而闸阀约3.5T,且蝶阀易与各种驱动装置组合,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橡胶密封蝶阀缺点是作节流使用时,由于使用不当会产生气蚀,使橡胶座剥落、损伤等情况发生。为此金属的80年-90年。但如何正确选用则要根据工况要求。蝶阀的开度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呈线性比例变化。如果用于控制流量,其流量特性与配管的流阻也有密切关系,如两条管道安装阀门口径、形式等全相同,而管道损失系数不同,阀门的流量差别也会很大。如果阀门处于节流幅度较大状态,阀板的背面容易发生气蚀,有损坏阀门的可能,一般均在15°外使用。蝶阀处于中开度时,阀体与蝶板前端形成的开口形状以阀轴为中心,
蜗轮蝶阀
两侧形成完成不同的状态,一侧的蝶板前端顺流水方向而动,另一侧逆流水方向而动,因此,一侧阀体与阀板形成似喷嘴形开口,另一侧类似节流孔形开口,喷嘴侧比节流侧流速快的多,而节流侧阀门下面会产生负压,往往会出现橡胶密封件脱落。蝶阀操作力矩,因开度及阀门启闭方向不同其值各异,卧式蝶阀,特别是大口径阀,由于水深,阀轴上、下水头差所产生的力矩也不容忽视。另外,阀门进口侧装置弯头时,形成偏流,力矩会有增加。阀门处于中间开度时,由于水流动力矩起作用,操作机构需要自锁。
中国阀门产业链众多,但非阀门强国。总体上去看我国已经迈入了世界阀门大国的行列,但从产品质量来看我国离阀门强国仍有很长的一段差距。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低、高端产品相配套的阀门研发能力低、阀门行业制造技术水平低等现象仍然存在,进出口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真正能够在市场上存活的阀门企业不有这么多。但阀门行业的这种高速震荡将带来巨大的机会,震荡的结果将会使市场运作更加理性。高端阀门的国产化之路异常“坎坷”。基础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的短板,十二五期间政府将继续加大对高端装备零部件的国产化力度。此处我们选取《实施方案》里提及的几个重点发展行业具有代表性的阀门进行进口替代的可行性分析。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才阀门替代进口可行性差别不大,高端阀门亟待更多的政策引导及科研扶持。

蝶阀的优点和缺点及结构特点
1、蝶阀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材料耗用省,安装尺寸小,开关迅速、90°往复回转,驱动力矩小等特点,用于截断、接通、调节管路中的介质,具有良好的流体控制特性和关闭密封性能。
蝶阀
2、蝶阀可以运送泥浆,在管道口积存液体最少。 低压下,可以实现良好的密封。 调节性能好。
3、蝶板的流线型设计,使流体阻力损失小,可谓是一种节能型产品。
4、阀杆为通杆结构,经过调质处理,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抗擦伤性。蝶阀启闭时阀杆只作旋转运动而不作升降运行,阀杆的填料不易破坏,密封可靠。与蝶板锥销固定,外伸端为防冲出型设计,以免在阀杆与蝶板连接处意外断裂时阀杆崩出。
5、 连接方式有法兰连接、对夹连接、对焊连接及凸耳对夹连接。
驱动形式有手动、蜗轮传动、电动、 气动、液动、电液联动等执行机构,可实现远距离控制和自动化操作。
蝶阀分类和种类
按驱动方式分
(1)电动蝶阀
(2)气动蝶阀
(3)液动蝶阀
(4)手动蝶阀
按结构形式分:
(1)中心密封蝶阀
(2)单偏心密封蝶阀
(3)双偏心密封蝶阀
(4)三偏心密封蝶阀
密封面材质分:
(1)软密封蝶阀。
1)密封副由非金属软质材料对非金属软质材料构成。
2)密封副由金属硬质材料对非金属软质材料构成。
(2)金属硬密封蝶阀。密封副由金属硬质材料对金属硬质材料构成。
按密封形式分:
(1)强制密封蝶阀。
1)弹性密封蝶阀。密封比压由阀门关闭时阀板挤压阀座,阀座或阀板的弹性产生。
2)外加转矩密封蝶阀。密封比压由外加于阀门轴上的转矩产生。
(2)充压密封蝶阀。密封比压由阀座或阀板上的弹件密封元件充压产生。
(3)自动密封蝶阀。密封比压由介质压力自动产生。
按工作压力分:
(1)真空蝶阀。工作压力低于标堆大气压的蝶阀。
(2)低压蝶阀。公称压力PN<1.6MPa的蝶阀。
(3)中压蝶阀。公称压力PN为2.5--6.4MPa的蝶阀。
(4)高压蝶阀。公称压力PN为10。0--80.0MPa的蝶阀。
(5)超高压蝶阀。公称压力PN>100MPa的蝶阀。
按工作温度分:
(1)高温。t>450 °C的蝶阀。
(2)中温蝶阀。120 C<t<450 ℃的蝶阀。
(3)常温蝶阀。一40C<t<120 °C的蝶阀。
(4)低温蝶阀。一100<t<一40 °C的蝶阀。
(5)超低温蝶阀。t<一100 °C的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