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梅多克,不得不提1855年确定的葡萄酒分级制度。1855年当政的拿破仑三世想借助巴黎万国博览会向全世界各国推广波尔多葡萄酒。拿破仑三世命令波尔多葡萄酒商会通过展览会的形式进行推广,而波尔多商会则把这个重任委托给葡萄酒经纪人辛迪加组织Syndicat of Courtiers。1855年4月18日,辛迪加组织根据当时波尔多各个酒庄的声望,葡萄酒的价格等因素确定了58个酒庄,并将其命名为列级名庄(Grand Cru Classe),其中一级酒庄(Premier Grand Cru Classe)4个,分别为拉菲古堡、拉图酒庄、侯伯王酒庄和玛歌酒庄;二级酒庄(Deuxiemes Crus)12个;三级酒庄(Troisiemes Crus)14个;四级酒庄(Quatriemes Crus)11个和五级酒庄(Cinquiemes Crus)17个。

在加仑(Garonne)河和多尔多涅(Dordogne)河交汇之处,有一片广阔的石灰岩土地,呈三角地带形状,它就是“两海之间(Entre-Deux-Mers)”,是波尔多葡萄园种植面积最大的产酒区。两海之间产区布满浅黄色的钙化砂土和砾石,碎碎的砂石给人以河滩的感觉,再加上充分的日照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共同成就了珍稀葡萄绝佳的生长环境。该产区中央及北部覆盖了一层混合沙砾质与黏土的较肥沃土壤,主要生产干白葡萄酒和以梅洛(Merlot)为主的简单红葡萄酒。该地的西南部沿着加仑河右岸长条形的隆起地形,有较多陡峭的山坡,这里生产甜型的白葡萄酒以及粗犷多单宁的红葡萄酒。长相思(Sauvignon Blanc)是两海之间法定产区占据“皇位”的葡萄品种。而它在葡萄酒酿制中经常有一项特殊的处理工作:葡萄皮浸渍。该工艺赋予了葡萄酒特别的芬芳与轻盈,结构非常平衡。不过可惜的是,在20世纪中期,很多酒庄把白葡萄树从庄园连根拔起,取而代之的是更受欢迎的红葡萄品种,如梅洛、赤霞珠(Cabemet Sauvignon)。

法国葡萄酒历史十分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600年左右,那时希腊人来到了现在的法国马赛地区,并带来了葡萄树和葡萄栽培技术。公元前51年,凯撒征服了高卢地区,正式的葡萄树栽培便在此展开。随着葡萄种植区域不断向北扩展,公元3世纪,波尔多(Bordeaux)和勃艮第(Burgundy)开始为供不应求的葡萄酒市场酿制葡萄酒。公元6世纪,随着教会的兴起,葡萄酒的需求量急增,加之富豪对高品质葡萄酒的需求,加快了法国葡萄酒业发展的脚步。中世纪时,葡萄酒已发展成为法国主要的出口货物。19世纪时,法国的葡萄种植面积创历史新高。1855年,巴黎万国博览会对法国葡萄酒进行了著名的酒庄分级,将法国红酒推向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