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梅多克,不得不提1855年确定的葡萄酒分级制度。1855年当政的拿破仑三世想借助巴黎万国博览会向全世界各国推广波尔多葡萄酒。拿破仑三世命令波尔多葡萄酒商会通过展览会的形式进行推广,而波尔多商会则把这个重任委托给葡萄酒经纪人辛迪加组织Syndicat of Courtiers。1855年4月18日,辛迪加组织根据当时波尔多各个酒庄的声望,葡萄酒的价格等因素确定了58个酒庄,并将其命名为列级名庄(Grand Cru Classe),其中一级酒庄(Premier Grand Cru Classe)4个,分别为拉菲古堡、拉图酒庄、侯伯王酒庄和玛歌酒庄;二级酒庄(Deuxiemes Crus)12个;三级酒庄(Troisiemes Crus)14个;四级酒庄(Quatriemes Crus)11个和五级酒庄(Cinquiemes Crus)17个。

波尔多红酒已经是葡萄酒世界最有名的存在了。然,在这个产区,不同的酒庄酿造的葡萄酒风格却是各异的。波尔多左岸的梅多克(Medoc)、格拉夫(Graves),以及右岸的圣埃美隆(Saint Emilion)、波美侯(Pomerol),葡萄酒风格各具特色。其中,梅多克是出产世界顶级葡萄酒最多的子产区。简单说来,波尔多左岸的红葡萄酒采用的酿酒葡萄主要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主,单宁含量高,酸度较高,带有浓郁的黑醋栗、黑莓的香气,大部分葡萄酒都有烤橡木桶的气味。一般而言,左岸的葡萄酒陈年潜力在10年以上,陈年期后可发展出雪茄盒和雪松的香气。波尔多右岸的葡萄酒采用的酿酒葡萄以梅洛(Merlot)为主,单宁含量适中偏高,结构并没有左岸的那么强,口感柔顺,风味丰富,酒精度较高,带有复杂的红梅和李子的香气。如果一款右岸的葡萄酒含品丽珠(Cabernet Franc)的芳香,以及松露、烤面包或煮熟的红色水果气息,那么这款酒很可能来自圣埃美隆;如果它肉感丰满,外放迷人,含成熟的红色水果、甘草和干果类气息,则可能来自波美侯。

在1855年分级的四大名庄中,拉菲古堡最早的纪录可追溯至公元1234年,但直至17世纪西格尔(Segur)家族到来之后,它的葡萄园才真正形成规模。得益于该家族的苦心经营,拉菲古堡才能发展成为著名的葡萄种植园。约在1670年到1680年代初期,雅克?德?西格尔侯爵(Jaques de Segur)成为了拉菲开创葡萄园的第一人。拉菲葡萄酒向来以温文尔雅的特点闻名于世,酒中花香和果香浓郁突出,口感柔顺,平衡性极佳,因而被很多葡萄酒爱好者称为葡萄酒王国中的“皇后”。在葡萄酒的世界里,梅多克是一片充满奇迹的土地,是世界顶级葡萄酒的汇聚之地,犹如存放在酒窖中越陈越香的古酿,持续不断地向世人展示出无限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