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硬度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的综合指标,它既可理解为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也可表述为材料抵抗残余变形和反破坏的能力。在不锈钢标准中,一般都规定了布、洛、维三种硬度试验方法,测定HB、HRB(或HRC)和HV硬度值,用户可根据材料的厚度和状态以及自身条件选用其中一种来测试。首先,热处理前后有不同的硬度测算方法;再者,材料的不同规格,如板材、棒材、带材、丝材、管材也是需配合使用合适的硬度测算方法。

-------------------------------
一.通过以下的表格来选择合适的硬度测算方法:
╔╦╗╔╦╗╔╦╗╔╦╗╔╦╗╔╦╗╔╦╗╔╦╗
静压法之布氏硬度——一般用于材料较软的时候,如有色金属、热处理之前或退火后的钢铁。
静压法之洛氏硬度——一般用于硬度较高的材料,如热处理后的硬度等等。
静压法之维氏硬度——主要用于确定钢的表面渗氮硬化程度。
静压法之显微硬度——主要用于确定很薄的材料、细金属丝、小型精密零件的硬度。
划痕法之莫氏硬度——十个硬度等级能用于确定材料的硬度。
回跳法之肖氏硬度——属于动力测定法,只能在弹性模量相同的材料之间进行比较。
╚╩╝╚╩╝╚╩╝╚╩╝╚╩╝╚╩╝╚╩╝╚╩╝
---------------------------------
二.下面分别介绍各种不同形状不锈钢的硬度检测方法。
①不锈钢板、锈钢带,包括热轧板和冷轧板。
——厚度﹥1.2mm的不锈钢板或不锈钢带的硬度测试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B、HRC硬度。
——厚度在0.2~1.2mm 的不锈钢板或不锈钢带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测试HRT或HRN硬度。
——厚度<0.2mm的不锈钢板或不锈钢带,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配合金刚石点砧座,测试HR30Tm硬度。
——对于厚度0.3~13mm的退火不锈钢板、不锈钢带,也可以采用韦氏硬度计
②不锈钢管,包括不锈钢焊管和不锈钢无缝管。
——内径﹥30mm,壁厚﹥1.2mm的不锈钢管,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B、HRC硬度。
——内径﹥30mm,壁厚<1.2mm的不锈钢管,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测试HRT或HRN硬度。
——内径<30mm,﹥4.8mm的不锈钢管,采用管材专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15T硬度。
——当管材内径﹥26mm时,还可以用洛氏或表面洛氏硬度计测试管材内壁的硬度。
——对于内径在6.0mm以上,壁厚在13mm以下的退火不锈钢管材,可以采用韦氏硬度计
③不锈钢棒
——对于直径<50的不锈钢棒可以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B或HRC硬度。
④不锈钢丝
——对于直径﹥2.0mm的不锈钢丝,可以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测试HRT或HRN硬度
----------------------------------
不管是棒材还是圆钢、不管是板材还是带材、不管是线材还是管材,它们可以在硬度、密度等力学性能上有所区别,它们的热处理方案也有区别,但是它们的材质,比如化学成分上还是无区别的。
/////////////////////////////////////////////////////////////////////
不锈钢知识: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 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种类
不锈钢常按组织状态分为: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等。
另外,可按成分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等。

/////////////////////////////////////////////////////////////////////
上海牧岩合金是一个特种材料的生产企业,同时也是一个经销各大知名合金的企业。在向用户提供高品质不锈钢的同时,也致力于让用户了解如何才可以把合金所具备的高潜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您可能遇到一些与镍基材料有关的难题时,您始终可以得到我们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它们可以是热处理工艺的探讨,性能等技术资料的提供。我们正在发展一个更完善的材料全球销售和服务网络。以便向您,我们最尊重的客户提供最为便捷的服务。 请随时和我们联络!
在上面的成分表中,我们只需要关注铬和碳的含量,并依据下列所述要点就能判定的不锈钢属类:
1)铬和碳的含量——Cr≥13% C≤0.25%那么就归属于铁素体
2)铬和碳的含量——Cr分别为13%、17%-2Ni、18% 分别对应低C和中C、低C、高C那么就归属于马氏体
3)铬和碳的含量——Cr-Ni的典型18-8%,含极低C那么就归属于奥氏体
4)铬和碳的含量——Cr-Ni分别为18-26% 4-7%,此时掺杂其他微量元素来实现性能,那么就归属于双相型
5)铬和碳的含量——既有奥氏体和马氏体的特点,那么就归属于沉淀硬化型

当您确定好材料的不锈钢归属后,就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它所属钢种的性能特点:
1)奥氏体型的组织结构是面心立方晶体,无磁性,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只能用冷加工强化手段提高其强度。奥氏体型具有耐蚀性,常温及低温下的塑性、韧性良好,易成形,焊接性良好,在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
2)铁素体型的组织结构为体心立方晶体,有磁性。这类钢既不能通过热处理进行硬化,也不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铁素体型的热导率高、线胀系数较小,导热性和膨胀特性与普通碳钢类似,耐蚀性随钢中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
3)马氏体型可通过热处理(淬火、回火)对其性能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不锈性。在淬火状态下,马氏体型的组织结构为体心四方晶体,有磁性,在较弱的腐蚀环境中具有耐蚀性。
4)双相型与铁素体型相比,双相的韧性高、脆性转变温度低、耐晶间腐蚀,且焊接性能显著提高,但仍保留着475℃的塑-脆转变温度。与奥氏体相比。双相的强度水平高,其屈服强度是奥氏体型的2倍,其耐腐蚀性能也显著提高。
5)沉淀硬化体型只有通过适当的热处理才能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热处理工艺复杂,只有按规定控制其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冷却速度,才能达到理想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