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材料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了选用合理的规格形态(市场上以板材、棒材、管材、线材、带材等规格多见),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可以通过不改变材料化学成分等方式来得到所需的性能。热处理工艺分类如下:
整体热处理——退火————包括不完全/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
整体热处理——正火————主要是提高低碳钢的力学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
整体热处理——淬火————淬火介质有盐水淬,水淬和油淬。
整体热处理——回火————常见的回火工艺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和多次回火等
整体热处理——调质————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整体热处理——时效————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或电性磁性等
化学热处理——渗碳————渗碳根据渗剂的聚集态的不同分为固体渗碳、液体渗碳、气体渗碳三种。
化学热处理——渗氮————常用的是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
化学热处理——渗金属———
表面热处理——火焰淬火——主要技术参数是表面硬度、局部硬度和有效硬化层深度。
表面热处理——感应加热——零件如果局部硬度要求较高时选择此处理。
---------------------------------------------------

不锈钢材料包括不锈钢带、不锈钢板、不锈钢棒、不锈钢管、不锈钢线等多种形式。各种规格形式的不锈钢材料在应用领域、化学成分、硬度、密度等性能上各有差异与优点。不管是国内厂家或者进口不锈钢材料在材质上的不同造就了各自独特的使用范围。
/////////////////////////////////////////////////////////////////////
合金 ║外径 ║长度 ║壁厚 ║高度 ║备注
圆钢 ║φ12-φ300mm║500-5000mm ║ ║ ║
环件 ║φ200-1500mm║ ║20-300 mm ║25-300 mm ║
饼件 ║φ150-1500mm║ ║ ║ 5-300 mm ║
荒管 ║φ65-200mm ║800-3500mm ║7.0-30 mm ║ ║(单支重不超过400kg)
钢管 ║φ65-200mm ║1000-9000mm║1.5-25 mm ║ ║(单支重量不超过350kg)
热轧板║ ║700-2000 mm ║3.5-28 mm ║ ║宽度:700-1000 mm
冷轧板║ ║700-2000 mm ║0.8-3.2mm ║ ║ 宽度:700-1000 mm

/////////////////////////////////////////////////////////////////////
本文就先向大家介绍不锈钢规格、不锈钢化学成分、不锈钢特性、不锈钢物理性能这几个方面,如果您需要了解不锈钢价格、密度、硬度等其他信息,欢迎您访问网站留言,或者致电上海牧岩合金全国统一热线。
在上面的成分表中,我们只需要关注铬和碳的含量,并依据下列所述要点就能判定的不锈钢属类:
1)铬和碳的含量——Cr≥13% C≤0.25%那么就归属于铁素体
2)铬和碳的含量——Cr分别为13%、17%-2Ni、18% 分别对应低C和中C、低C、高C那么就归属于马氏体
3)铬和碳的含量——Cr-Ni的典型18-8%,含极低C那么就归属于奥氏体
4)铬和碳的含量——Cr-Ni分别为18-26% 4-7%,此时掺杂其他微量元素来实现性能,那么就归属于双相型
5)铬和碳的含量——既有奥氏体和马氏体的特点,那么就归属于沉淀硬化型

当您确定好材料的不锈钢归属后,就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它所属钢种的性能特点:
1)奥氏体型的组织结构是面心立方晶体,无磁性,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只能用冷加工强化手段提高其强度。奥氏体型具有耐蚀性,常温及低温下的塑性、韧性良好,易成形,焊接性良好,在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
2)铁素体型的组织结构为体心立方晶体,有磁性。这类钢既不能通过热处理进行硬化,也不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铁素体型的热导率高、线胀系数较小,导热性和膨胀特性与普通碳钢类似,耐蚀性随钢中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
3)马氏体型可通过热处理(淬火、回火)对其性能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不锈性。在淬火状态下,马氏体型的组织结构为体心四方晶体,有磁性,在较弱的腐蚀环境中具有耐蚀性。
4)双相型与铁素体型相比,双相的韧性高、脆性转变温度低、耐晶间腐蚀,且焊接性能显著提高,但仍保留着475℃的塑-脆转变温度。与奥氏体相比。双相的强度水平高,其屈服强度是奥氏体型的2倍,其耐腐蚀性能也显著提高。
5)沉淀硬化体型只有通过适当的热处理才能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热处理工艺复杂,只有按规定控制其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冷却速度,才能达到理想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