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础知识:仓库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库存商品要进行定位管理,其含义与商品配置图表的设计相似,即将不同的商品分类、分区管理的原则来存放,并用货架放置。仓库内至少要分为三个区域:第1,大量存储区,即以整箱或栈板方式储存;第二,小量存储区,即将拆零商品放置在陈列架上;第三,退货区,即将准备退换的商品放置在专门的货架上。
2.区位确定后应制作一张配置图,贴在仓库入口处,以便于存取。小量储存区应尽量固定位置,整箱储存区则可弹性运用。若储存空间太小或属冷冻(藏)库,也可以不固定位置而弹性运用。
3.储存商品不可直接与地面接触。一是为了避免潮湿;二是由于生鲜仪器吸规定;三是为了堆放整齐。
4.要注意仓储区的温湿度,保持通风良好,干燥、不潮湿。
5.仓库内要设有防水、防火、防盗等设施,以保证商品安全。
6.商品储存货架应设置存货卡,商品进出要注意先进行出的原则。也可采取色彩管理法,如每周或每月不同颜色的标签,以明显识别进货的日期。
7.仓库管理人员要与订货人员及时进行沟通,以便到货的存放。此外,还要适时提出存货不足的预警通知,以防缺货。
8.仓储存取货原则上应随到随存、随需随取,但考虑到效率与安全,有必要制订作业时间规定。
9.商品进出库要做好登记工作,以便明确保管责任。但有些商品(如冷冻、冷藏商品)为讲究时效,也采取卖场存货与库房存货合一的做法。
10.仓库要注意门禁管理,不得随便入内。

物流运输的核心业务流程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从接到客户订单到确定物流供应商,这部份流程在企业内部执行,经过多个步骤,最后的结果是输出一张完整的运输单据,以及附属的信息(装货地点、车号、司机姓名等);后半部分是真正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执行运输指令并返回客户收货单据。通过这个流程可以看出,前半部分决定了物流成本大小,虽然物流运输成本全部在后半部分发生,但是后半部分流程根本无法再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了。
各个环节有哪些措施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对业务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自身有很多物流成本降低的机会,部分改进措施并不需要企业做多大的投入,就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相对上面的核心业务流程,企业的物流业务还有辅助的业务流程,如对破损商品的责任认定和处理等,这些流程也有成本降低机会,但是降低空间不大。
仓储费用的控制无法通过流程优化实现,主要是通过企业的物流决策实现。因为仓储费用与仓库数量、库存水平、库存周转率等因素相关。总体说来,在满足客户服务水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库存,加快周转。此外,应尽量从生产直接发送货物、缩减仓库数量、仓库靠近生产场所布局等措施都能对仓储费用以及其他物流费用产生很大影响。

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冷链物流效率
冷链物流有别于传统物流,无论在时间、质量还是服务上都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食品企业冷链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信息系统管理能够全位、多层次的对库存、出货、运输、结算等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在食品企业冷链物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更高要求的实现,信息化手段的重要便显现出来。一套完整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S)在整个供应链中的重要显得尤为重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是针对企业物流部门及第三方物流机构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可对企业运输过程中涉及到的订单处理、运输、配送、承运商管理、运力管理、返单管理、应收应付管 理以及退货管理等业务进行管理的系统。
整个系统要求做好指令、承运商、调度、提货、出到港、退货、理赔、绩效以及非正常业务处理。指令管理是对上游BCS系统平台传输到运输管理系统 的指令进行处理,可对指令进行修改、删除、指令重新下达等操作;承运商管理是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的执行者—承运商信息的把握有利于物流企业降低风险,控 制成本;调度管理是按照上游客户指令,由BCS系统分配到TMS业务模块的指令任务按照一定的业务规则和原则进行拆分合并;提货管理即按照上游客户派送指 令,将货物从仓库提出,通过各级承运商的运输、配送,最终送达收货人的管理。此过程是业务核心,涉及各部门岗位协同运作,任务宅分合并、执行,各级承运商 任务管理,订单状态等一系列作业管理;绩效管理使作为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物流企业,主要业务运作依赖承运商,其成本、效率和服务水平由承运商的管理和服务水 平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