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战斗力代表:水陆两栖车提升应急响应机动能力!
洪涝灾害现场,一辆“·领航者”水陆两栖车从公路直接冲入激流,在传统力量还在寻找下水点时,已率先抵达被困群众位置——这不是,这是新质战斗力在应急中的真实体现。
在2023年部发布的《防汛抢险先进技术装备推广目录》中,河北五星“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车”赫然在列。这种融合军工技术与创新设计的装备,正在重塑我国应急的响应模式与机动标准。
“领航者”水陆两栖车搭载的五十铃JE493柴油发动机,具备10秒内启动的快速响应能力,从接到指令到出动时间大幅缩短。其陆地时速95公里、水上12公里的机动性能,确保力量能够以路径全速前进。
在河南新乡实战中,河北五星的队伍携水陆两栖车星夜兼程,抵达后不顾长途跋涉的劳累,随即投入。
在洪水激流中苦战一夜,营救被困群众370多名。这种持续作战能力正是新质战斗力的重要体现。
与传统装备需要多次转换运输方式不同,水陆两栖车实现了“出发即达”的作战效能。柳州市应急志愿者协会会长王连东评价:
“有了这样的水陆两栖车,它可以直接从水上送到陆地上的救护点,无缝对接,就比较快捷!”
“·霸王龙”越野型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车可作为移动指挥中心、人员运输平台、装备承载基地的综合节点。这种多功能集成设计,显著提升了单装备的作战效能。
该车可搭载应急排涝泵站、发电机组、通信指挥系统、野外净水装置、无人遥控救生机器人等多种装备模块。
在“三断”极端环境下,能够独立建立一个小型的自主循环系统。这种自成体系的保障能力,正是新质战斗力的核心特征。
在天津市北辰区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演练中,河北五星的水陆两栖车展示了与其他高新装备的协同作战能力。
通过与防汛抢险气垫船、智能型遥控救生艇等装备配合,形成了立体化、多层次的体系。
水陆两栖车的全域机动能力,使其成为应急中的“奇兵”。采用军用“勇士”越野车底盘,配备世界先进的双纵向控制臂式、螺旋弹簧独立悬架。
保证了在各种复杂地形下的卓越通行能力。
其特有的滑行艇车体设计,使车辆在水中行驶时整体抬升,减小吃水深和兴波阻力。这项创新设计让车辆不仅能渡越江河。
还能在城市内涝的狭窄街道中灵活穿梭,解决了传统舟艇对水深要求高、易受障碍物限制的痛点。
在黄岩区的实战部署中,5辆水陆两栖车被部署在城区、中部、南部等易涝区域,形成了全域覆盖的快速响应网络。
一旦发生险情,无论涉及水域还是陆地,都能确保第一时间抵达现场。
水陆两栖车不仅是单一装备的革新,更是整个应急体系升级的代表。在广西2021年基于情景构建的洪涝灾害应急演练中。
水陆两栖车与无人机、通信保障设备等多种高科技装备协同作战,展示了现代化应急体系的全新面貌。
演练中,指挥部通过水陆两栖车等装备将应急通信设备精准投送至受灾区域,借助八旋翼无人机搭载三网通基站。
在“三断”区域快速恢复通信网络。这种装备之间的高效协同,极大提升了整体效能。
河北五星的水陆两栖车系列已被列入我国《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标志着这类装备已经从企业产品升级为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位参与过多次跨区域的人员表示:“过去我们常常受困于‘最后一公里’的障碍,看着对岸的受灾群众却无法及时施救。水陆两栖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被动局面。”
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装备性能的提升,更体现在理念的革新——从“有条件”到“全条件”的跨越,正是新质战斗力最核心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