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十二五”期间发展情况回顾与总结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中国制造业的脊梁。机械工业在我国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体现国家产业竞争力以等方面具有战略性支撑作用。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机械工业由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入以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为主基调的中速增长。在此背景下,机械工业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水平稳步提高,两化融合继续推进,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转型升级进展明显。行业基础领域得到强化,一批高端装备研制成功,企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绿色发展理念日渐深入。
1、行业经济规模保持增长
“十二五”时期,我国机械工业实现平稳增长。机械工业资产总额由2010年的10.97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9.27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1.91%。年主营业务收入由2010年的13.96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2.9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48%。
2、重点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十二五”时期,我国汽车产量由2010年的1826万辆增至2015年的2450万辆,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1一位;大型拖拉机的产量由2010年的15569台增至2015年的7.7万台;数控机床产量由2010年的22.4万台增至2015年的23.5万台;发电设备产量连续10年产量超过1亿千瓦。
3、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十二五”时期,我国机械产品外贸总额从2010年的5138亿美元提高到2015年的6665亿美元,年均增长5.34%。其中,出口总额由2010年的2585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3888亿美元,年均增长8.51%。外贸结构日益优化,一般贸易方式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2010年的52%提高到2015年的63%。
4、行业经济效益有所提升
“十二五”时期,我国机械工业利润总额由2010年的1.17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6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45%。税金总额由2010年的5837亿元增至2015年的8869亿元,年均增长8.72%。2015年,我国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96%,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2017中国机床工具市场和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6年的中国机床工具市场和产业可以用如沐春风来形容,虽然还带着刺骨寒意,但在宏观经济回暖的影响下,我们或多或少感到一阵暖意。这丝暖意在2017年是否还能持续,还是将经历乍暖还寒,就需要根据经济、工业和进出口等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下面主要从产业战略发展的角度提出一家之言,供各位业界同仁参考。
一、产业环境和运行状况
中国宏观经济呈现一些趋势性特征,如经济增速减缓,GDP增速由2007年14.2%的高速增长降到2016年前三季度6.7%的中速增长;通胀压力持续增大,2016年前三季度货币供应量(M2)是2006年全年的4.3倍,达到152万亿元人民币;投资对GDP拉动的边际效应正在减弱,2006年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率是1.6∶1,2016年前三季度这一比率已经激增至2.9∶1,等等。
由于经济运行潜在风险仍然存在,投资对GDP拉动的边际效应大幅减弱,今后一段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将会加大推进力度,特别是去产能和去杠杆重点任务地推进预示着未来宏观经济或将处于一个紧缩调整的大周期中,作为投资拉动型的机床工具产业运行和发展将继续面临市场下行压力增大的局面。
近年来,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大构成的增速总体呈现回落趋势。其中,最终消费的构成情况显示,城镇居民和政1府是消费的主体,2015年两者的占比分别达到57.2%和26.4%。投资方面特别需要关注,今年1-11月虽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势头趋缓,但制造业与设备工具购置两个细分领域的投资增速仍然呈现显著回落趋势,分别仅为3.6%和1.4%。上述数据预示着机床工具产品方面的市场采购力度仍在大幅减弱。
近期,工业运行趋势也经历三个明显变化阶段。即,
缓慢回落阶段(2014年),除钢铁外的主要细分领域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大致在8.3-8.8%之间),呈现缓慢回落趋势;
陡降阶段(2015年1至9月),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跌入6.3%左右的区间,其中机床工具产业所处的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增速更是从2014年的10%左右跌到4%以下;
状态分化阶段(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虽然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定在6.0%左右,但主要细分领域增速呈现明显分化。汽车在购置税优惠政策的支持下逆势上行;钢铁和铁路由于投资周期已过而持续下行;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和金属制品在房地产增长的带动下小幅回升;前期火爆的通信电子制造业由于产能趋于饱和而呈现明显回落。
综合上述情况看,目前经济传统动能正在大幅消退,新动能体量不大且不稳定,新旧动能转换还未完成。
国际市场方面,根据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的调查和预测数据,国际机床消费额和国际主要工业领域投资额在2016年达到近期低点后将温和回升。
国内市场方面,对比投资金额和增速的分布可以看出,一是传统领域仍然是投资的主体,新兴制造业的投资力度与传统领域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二是传统领域投资增速普遍下降,甚至负增长。
2016年中国机床工具市场主要细分领域的消费额变化趋势仍是下行,但降幅收窄。金属切削机床消费额预计小幅下降,约为162亿美元,同比下降5.3%;金属成形机床消费额预计小幅下降,约为101亿美元,同比下降2.9%;工量具消费额预计仍明显下降,约为41亿美元,同比下降8.9%。
产业运行方面,2016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景气度指数为53.9%,较上一年同期回升19.4个百分点,处于荣枯线以上,反映出行业近期的运行呈现回升态势。从景气度要素看,企业预期随订单和经营的回升而回升,处于荣枯线以上,分别为56.5%、60.6%和55.1%;但环境和成本仍处于荣枯线以下,分别为48%和43%,且从近三年的变化趋势上看没有向好迹象。从运行数据仍能感受到下行的压力,2016年机床工具产业主要细分领域的总产出和出口将呈现小幅下降的态势。
二、产业的利好和利空因素
近几年国家为了稳增长、调结构,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和产业政策。这些政策对机床工具发展都具有利好的作用。另外,根据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的预测,2016-2020年国际机床工具消费市场将总体趋于平稳,并呈现温和回升的态势,有助于我们走出去战略实施。国内市场中也存在一些积极的因素。如,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提速,两化融合和产业升级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的刚性需求等。
在看到产业发展诸多有利因素的同时,我们还应冷静的关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市场需求低迷,根据机床工具供需分析模型判断,在今后几年用户行业去产能的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机床和工具总需求呈现下降的可能性较大;运行质量下降,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一直呈现波动下行的趋势,负债和应收账款增速则连续明显增长;债务风险高企,行业经营杠杆比率值从2011年的69.1%激增至2015年的130%,利润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下降;瓶颈环节和发展短板,等等。
三、应对
当前行业内企业都已不同程度的开展主动作为和转型升级,以应对市场变化。协会将主动担当,凝聚行业诉求,加强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为政1府1和会员企业服务。协会已先期开展了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和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组建方案筹划等工作。
四、展望
基于上述情况和分析,2017年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和产业运行趋势预计仍将处于下行区间,降幅会有所收窄,但存在反复挑战底部的可能。
数控车床编程常用指令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