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床市场需求进入结构换挡升级期
目前,我国机床市场需求进入结构换挡升级期。市场需求向自动化、成套、客户化定制方向发展,高1档数控机床成为机床产业的制高点。
一、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成为世界机床制造大国。2015年我国机床工具产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96.89亿元,实现利润663.19亿元。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形机床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685.77亿元、882.05亿元。东北、渤海湾、长三角、西南等等地产业聚集效果明显,山东、江苏、浙江、辽宁、安徽、云南六省金属加工机床产量之和占比超过全国金属加工机床产量的3/4。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民营企业数量占机床产业企业总数的81%左右,产值占机床产业总产值的77%,利润占83%。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成效显著。一是,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通用机床和中低端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中高1档机床取得长足进展,一批市场急需、长期依靠进口、受制于国外的高1档数控机床相继问世。二是,构建了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截止至2015年12月,机床工具行业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1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有21家。与此同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也组织建设了一批行业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地方也结合产业发展建立了一批地方的行业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产数控机床产值在国内市场比重不断提高,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出口。2015年国产数控机床产值占机床总产值的比例(产值数控化率)较2009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
产业模式不断创新。由于细分市场带来的商业模式变化,制造服务业引起高度重视,一批社会化的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发展机床服务业务。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许多主机厂不仅在产业链的横向拓展上积极探索,也在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上大胆实践。产业分化日益加剧且重组步伐加快。
数控车床编程常用指令介绍
进给速度量纲控制指令G98、G99
在数控车削中有两种切削进给模式设置方法,即进给率(每转进给模式)和进给速度(每分钟进给模式)。
(1)进给率,单位为mm/r,其指令为:
G99; 进给率转换指令
G01X____Z____F____; F的单位为mm/r
(2)进给速度,单位为mm/min,其指令为: .
G98; 进给速度转换指令
G01X____Z____F____; F的单位为mm/min
G98和G99都是模态指令,一旦指定就一直有效,直到指定另一方式为止。车削CNC系统缺省的进给模式是进给率,即每转进给模式,只有在用动力刀具铣削时才采用每分钟进给模式。
数控机床制造业将朝着6个方向发展
控机床是机床制造业重要基础装备,因此它的发展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近年来我国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市场竞争的压力。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加速推进数控技术将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目前,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兴起,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技术的应用,柔性制造系统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集成系统的不断成熟,对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数控机床正在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可靠性最1大化
数控机床的可靠性一直是用户最关心的主要指标。数控系统将采用更高集成度的电路芯片,利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专用及混合式集成电路,以减少元器件的数量,来提高可靠性。通过硬件功能软件化,以适应各种控制功能的要求,同时采用硬件结构机床本体的模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及系列化,使得既提高硬件生产批量,又便于组织生产和质量把关。还通过自动运行启动诊断、在线诊断、离线诊断等多种诊断程序,实现对系统内硬件、软件和各种外部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报警。利用报警提示,及时排除故障;利用容错技术,对重要部件采用“冗余”设计,以实现故障自恢复;利用各种测试、监控技术,当生产超程、刀损、干扰、断电等各种意外时,自动进行相应的保护。
2.控制系统小型化
数控系统小型化便于将机、电装置结合为一体。目前主要采用超大规模集成元件、多层印刷电路板,采用三维安装方法,使电子元器件得以高密度安装,较大规模缩小系统的占有空间。而利用新型的彩色液晶薄型显示器替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将使数控操作系统进一步小型化。这样可以方便地将它安装在机床设备上,更便于对数控机床的操作使用。
3.智能化
现代数控机床将引进自适应控制技术,根据切削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工作参数,使加工过程中能保持最1佳工作状态,从而得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同时也能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和设备的生产效率。具有自诊断、自修复功能,在整个工作状态中,系统随时对CNC系统本身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设备进行自诊断、检查。一旦出现故障时,立即采用停机等措施,并进行故障报警,提示发生故障的部位、原因等。还可以自动使故障模块脱机,而接通备用模块,以确保无人化工作环境的要求。为实现更高的故障诊断要求,其发展趋势是采用人工智能专家诊断系统。
4.数控编程自动化
目前CAD/CAM图形交互式自动编程已得到较多的应用,是数控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它是利用CAD绘制的零件加工图样,再经计算机内的刀具轨迹数据进行计算和后置处理,从而自动生成NC零件加工程序,以实现CAD与CAM的集成。随着CIMS技术的发展,当前又出现了CAD/CAPP/CAM集成的全自动编程方式,它与CAD/CAM系统编程的最1大区别是其编程所需的加工工艺参数不必由人工参与,直接从系统内的CAPP数据库获得。
5.高速度、高精度化
速度和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目前,数控系统采用位数、频率更高的处理器,以提高系统的基本运算速度。同时,采用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多微处理器结构,以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即提高插补运算的速度和精度。并采用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机床工作台的直线伺服进给方式,其高速度和动态响应特性相当优越。采用前馈控制技术,使追踪滞后误差大大减小,从而改善拐角切削的加工精度。
6.多功能化
配有自动换刀机构(刀库容量可达100把以上)的各类加工中心,能在同一台机床上同时实现铣削、镗削、钻削、车削、铰孔、扩孔、攻螺纹等多种工序加工,现代数控机床还采用了多主轴、多面体切削,即同时对一个零件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方式的切削加工。数控系统由于采用了多CPU结构和分级中断控制方式,即可在一台机床上同时进行零件加工和程序编制,实现所谓的“前台加工,后台编辑”。为了适应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系统的要求,数控系统具有远距离串行接口,甚至可以联网,实现数控机床之间的数据通信,也可以直接对多台数控机床进行控制。
为适应超高速加工的要求,数控机床采用主轴电动机与机床主轴合二为一的结构形式,实现了变频电动机与机床主轴一体化,主轴电机的轴承采用磁浮轴承、液体动静压轴承或陶瓷滚动轴承等形式。
数控机床以其卓越的柔性自动化的性能、优异而稳定的精度、灵捷而多样化的功能引起世人瞩目,它开创了机械产品向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先河,因此数控技术成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另一方面,通过持续的研究,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促进了数控机床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