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透明级PC沙伯基础EXL1414 WH9A320,通用级
PC学名为聚碳酸酯,英文名为Polycarbonate透明度较高,冲击韧性好,而且耐蠕变,使用温度范围广,尺寸稳定性好,电绝缘性优良,耐候性、无毒性;在仪器仪表、照明用具,在电子电气工业中适合生产较高温度下工作的部件;在使用时要注意,PC对缺口比较敏感,易产生应力开裂,耐疲劳性和化学稳定性也稍差。
1、刚性和柔性 在聚碳酸酯的主链结构中有苯环、异丙基、酯键,因而使聚碳酸酯既有刚性和韧性,但主链结构中的酯键却使聚碳酸酯对水有敏感性。
2、熔融粘度高 聚碳酸酯在240oC~300oC时,熔融粘度为10000~2.1X10000Pa.S。由于熔体粘度较高,流动性差,故给注射成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结晶性 聚碳酸酯是具有规整结构的聚合物,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产生结晶,保持某种结晶度,经X光衍射分析,测得聚碳酸酯的晶胞大小为1.18nmX1.01nmX2.15nm。在通常成型条件下。由于其晶核极小,可以视为 非结晶型聚合物。
PC聚碳酸酯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由于Pc树脂优越的综合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气、光学存储光盘基材、建筑建材、航空航天、办公设备、包装、运动器材、医疗保健等领域。PC树脂由于具有极好的冲击性能,同时具有好的耐蠕变性和尺寸稳定性,且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近几年来随着聚碳酸酯在光学介质如CD和DVD方面应用的大幅度增加,带动了全球聚碳酸酯需求量的快速增长。
加工工艺:
1、加工特性 PC是无定形材料,它的熔体粘度对温度敏感。由于PC在高温下易发生水解,制品质量对原料的含湿量很敏感,在成型前必须将原料须干燥至小于0.02%。PC可采用注塑、挤出、吹塑、流延等方法加工,也可进行粘合、焊接和冷加工。
2、注塑工艺
(1)塑料的处理 PC的吸水率较大,加工前一定要预热干燥,纯PC干燥120℃,改性PC一般用110℃温度干燥4小时以上。干燥时间不能超过10小时。一般可用对空挤出法判断干燥是否足够。再生料的使用比例可达20%。在某些情况下,可100%的使用再生料,实际份量要视制品的品质要求而定。再生料不能同时混合不同的色母粒,否则会严重损坏成品的性质。
(2)注塑机的选用 现在的PC制品由于成本及其它方面的原因,多用改性材料,特别是电工产品,还须增加防火性能,在阻燃的PC和其它塑料合金产品成型时,对注塑机塑化系统的要求是混合好、耐腐蚀,常规的塑化螺杆难以做到,在选购时,一定要预先说明。
(3)模具及浇口设计 常见模具温度为80~100℃,加玻纤为100~130℃,小型制品可用针形浇口,浇口深度应有最厚部位的70%,其它浇口有环形及长方形。浇口越大越好,以减低塑料被过度剪切而造成缺陷。排气孔的深度应小于0.03~0.06mm,流道尽量短而圆。脱模斜度一般为30′~1°左右。
(4)熔胶温度 可用对空注射法来确定加工温度高低。一般PC加工温度为270~320℃,有些改性或低分子量PC为230~270℃。
(5)注射速度 多见用偏快的注射速度成型,如打电器开关件。常见为慢速→快速成型。
(6)背压 10bar左右的背压,在没有气纹和混色情况下可适当降低。
(7)滞留时间 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物料会降质,放也CO2,变成黄色。勿用LDPE、POM、ABS或PA清理机筒。应用PS清理。
(8)注意事项 有的改性PC,由于回收次数太多(分子量降低)或各种成分混炼不均,易产生深褐色液体泡。
成型制品应注意
性能特点概述
PC是一种无定形的热塑性塑料,由于主链由柔软的碳酸酯链与刚性的苯环相连接,使之具有许多优良的工程性能。
(1)力学性能 PC具有均衡的刚性和韧性,拉伸强度高达(6l~70)MPa。有突出的冲击强度,在一般工程塑料中居首位,抗蠕变性能优于聚酰胺和聚甲醛。
(2)热性能 与聚酰胺和聚甲醛不同,PC是非结晶性塑料,但由于主链上存在苯环。使PC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分别高达150℃和240℃。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35℃,比具有优良的耐寒性,脆化温度为-100℃,因此可在-100~130℃的范围内使用。
(3)透明性 PC的透光率为87%~91%,由于它兼具抗冲击性和耐热件,综合性能优于聚苯乙烯、有机玻璃等其它透明塑料。
(4)其它性能吸水率低、成型收缩率小、尺寸精度高、并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电性能。还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腐蚀件以及白熄、易增强、阻燃、无毒、易着色等优点
(5)聚碳酸酯的主要缺点是:熔体粘度大,流动性差,使成型制件的残余应力大,容易产生应力开裂:耐溶剂、耐碱性差;高温时易水解;摩擦因数大、无自润滑性、不耐磨损、耐疲劳性差。这些缺点都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对PC的改性研究成为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其中PC合金化已成为改性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PC可与PE、PP、PMMA和ABS等聚合物共混,其中PC/ABS合金问世最早,目前市场增长最快、用量最大、它的力学性能高,尺寸稳定性、耐高低温性和加上工艺性好。适用于制造大型薄壳、中空、高刚性、高冲击韧性的制件,如移动电话的机壳、手提式电脑的外壳以及汽车仪表盘(板)等。目前这种合金正朝着改善耐候性、提高自润滑性、抗静电性、高流动性等方向发展;而PC/PBT合金是为适应制造汽车挡泥板、内饰件等抗冲击零部件的要求而开发的,正在向进—步提高平整性、可表面装饰性、耐水解性的目标发展。
发展及生产工艺介绍
应用方面:
发展趋势: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