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人对2014陶瓷行业的总结
整体看来,2014陶瓷行业处于不景气状态,由于产能过剩,厂家降价,促销等手段频繁使用,导致价格整体下拉。虽促销盈利点不足以往,但是众多品牌及代理商仍热衷此类手段,各类终端活动此起彼伏,一部分品牌在品牌推广过程中赔钱赚吆喝(如某知名品牌整年活动巨多,但费用太高盈利少,从品牌宣传角度,确实是一个案例;如某知名陶瓷品牌活动紧跟上述品牌,但由于市场部及销售人员执行不到位,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另一部分则着重于销售与品牌的结合,以砍价会、团购会为主实现拉伸业绩的目的(如冠珠“美丽童行”公益活动+促销,在冠珠经销商系统口碑较好,既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又实现了业绩增长。);再有就是所谓一些纯拼价格(瓷砖按斤卖,瓷砖一元起等等)的活动,最后不仅让品牌形象下滑,销量上也不见提升,可谓是杀敌一百自损三千。
谈及行业2014年瓷砖产品市场表现,微晶产品高利时代逐渐一去不复返;微晶玻璃,抛釉砖成为2014年上马最多的产品。微晶玻璃上线多,产能爆炸式增长,一次烧技术全面推广,成本下降,微晶玻璃产品价格急速下滑,特别是山东产区的微晶玻璃,800×800规格在终端市场以90元/片乃至更低的价格批发,价格一片混乱,在技术上没有革新和外观上没有大突破的情况下,微晶逐渐走下“高利润”神坛。
2014年,全抛釉产品成为最热品类,成为各大厂家“救市武器”,很多私抛厂也投资成立抛釉砖为主导的“品牌”,实事上更多的是模仿大品牌花色走“性价比”路线,产品以仿石、仿玉为主,800×800规格的抛釉砖多数定位在55-75元/平方。在渠道上,抛釉产品不仅在家装领域越来越成为主流,更是逐渐占领了工程领域,较多房企精装开始选购抛釉产品替代抛光产品,这也证明全抛釉的价格会快速下降,并成为各个品牌抢夺市场的子弹。
说到品牌发展,一线品牌的品牌效应持续发酵,拉开了与非品牌的差距;以诺贝尔、马可波罗、东鹏为代表的“品牌规模型”企业,在低糜的市场环境中,其品牌效应在比较优质的渠道中发挥出了效益,2013年有了较高程度的增长;而众多老品牌虽有积淀,但由于经营品牌理念老化,组织运动力不足而出现了下滑趋势。
中国机械设备网http://www.zhizaocn.com/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