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2015年,在中央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国民经济和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展望2016年,全球经济将持续缓慢复苏,我国经济新的内生增长动力正逐步形成,工业增速有望小幅提升。但是,我国工业发展仍面临产能过剩严峻、投资效率偏低、出口竞争力下降、自主创新不足等问题。未来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为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奠定坚实基础。
一、对2016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际贸易呈低速增长
发达经济体方面。美国制造业PMI产出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持续处于扩张区间,显示复苏动力有所增强。OECD预测2016年美国经济增速将较2015年小幅回升至2.5%。欧洲经济复苏缓慢,制造业信心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降幅未出现显著扩大趋势,今年以来欧元区制造业PMI一直保持在荣枯线以上。作为欧洲经济的核心,德国制造业PMI和工业生产指数整体上亦呈小幅回升态势。但考虑到难民潮压力和巴黎恐怖袭击的影响,欧洲经济复苏进程将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日本经济依然疲弱,经济观察家现况指数和前景指数均处于近期较低水平;10月份日本投资信心指数仅为-2.5,创2013年以来新低,表明未来日本工业生产和投资活动将持续偏弱。
新兴经济体方面。今年以来,俄罗斯和巴西制造业PMI基本处于荣枯线之下,10月份俄罗斯虽然较前期有所提升,但仅为50.2%,也是今年首次升至荣枯线以上;巴西则出现大幅下降,创2009年4月以来最低值;9月份两国工业生产指数分别同比下降3.6%和10.8%,降幅十分明显。印度制造业PMI继续回落,10月为50.7%,为今年最低值。10月份南非PMI为52%,与上月持平,未能延续大幅提高的态势,表明回暖基础不甚牢固。总体来看,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流向新兴市场的资本减少、信贷增长过快、部分国家政局动荡和金融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在2016年将继续走弱。
综合判断,发达经济体整体上呈缓慢复苏,但新兴经济体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世界经济趋弱态势短期内难以扭转。此外,资源、人工、物流等价格上涨不断推高我国制造业生产成本,加工贸易订单向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转移趋势加剧,TPP对部分行业出口的影响也将逐渐显现,外需对我国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减弱。预计2016年我国出口增速将呈低速增长,全年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速在2%左右。
(二)我国经济新的内生增长动力正在逐步形成,工业经济增速有望小幅提升
投资增长有望筑底,实现小幅回升。近几年工业投资增长呈阶梯状下行趋势,2011年以来年均增速回落2-3个百分点。受当前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生产经营成本较高影响,工业投资的主体——制造业投资已经持续五个月呈个位数增长,短期内难以实现投资增幅的明显回升。房地产行业受政策利好刺激成交量明显提升,但目前仍处于消化库存阶段,2015年前十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仅为2%,土地购置面积的降幅超过30%,房地产投资增速难以明显提高。受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和地方债务问题困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已下滑至17.4%。虽然当前投资呈低速增长,但考虑到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规划投资热点集中涌现,对促进投资增长构成一定支撑,预计2016年投资增长有望筑底,实现小幅回升,同比增长约为10%。
中国机械设备网http://www.zhizaocn.com/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