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弃风”问题亟待解决
在人们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与本地环境质量的关切下,提高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比重,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经过较长时间的技术与经验积累,从2005年开始迎来爆发式发展。在标杆电价体系的支持下,装机容量连续多年翻番式增长,到今年底,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8000万千瓦。但是,在装机迅速增加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风电的实际利用小时数与设计小时数差距较大,由于风电并网困难造成的“弃风限电”日益严重。风电的发展有容量而没电量,可以说背离了其发展的初衷,造成了投资的巨大浪费,也给风电业主带来并将继续带来巨大损失。这一问题的出现引发了很多方面的思考与解读。
对风电接入电网的几点共识
经过过去的实践与经验总结,人们对风电的特性认识的越来越清楚,并且形成了几点共识,这些共识包括:
(1)风电接入电网需要接入成本,越偏远的地方,其接入成本越高。
(2)不同于传统的可控机组,风电的出力具有随机性与间歇性,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的预测也总是有偏差的,这意味着风电接入电网,增加调峰备用需求,给系统运行增加额外困难,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与调度难度。但是这种增加是程度上的,而不是性质上的。原有的需求波动也具有这种特性。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3)风电的补贴不是奖励,而是创造对传统化石能源(同样包含大量补贴)的公平竞争环境。核电在研发试验阶段存在大量的公共资源补贴(有研究指出,从1974年到2005年,所有的公共R&D有半数流到了核电领域,在能效提高领域的支持还不如核能一项),火电的环境破坏成本并没有纳入决策框架,也相当于一种“隐性补贴”。
中国机械设备网http://www.zhizaocn.com/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