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D机遇与挑战并存
日前,由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行业内其他研究机构联合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在京召开。与会的国内外代表围绕LED照明产业的发展现状、OLED照明面临的机遇以及LED全产业链政策、资本等业内人士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蓝光发明人中村修二、OLED之父邓青云以及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主席、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等出席了此次论坛。
政府支持是LED发展原动力
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第一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诞生以来,LED照明因具有寿命长、节能、色彩丰富、安全、环保等特性,被誉为人类照明的第三次革命。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LED照明取代传统照明的步伐,中国科技部在2003年启动“半导体照明工程”,解决当时特殊照明市场急需的产业化关键技术,使得这个新兴产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随后的十年里,“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半导体照明工程”重大项目、“十城万盏”示范工程相继启动;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意见》和《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对我国LED产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扶持措施等进行明确阐述。
曹健林指出,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补贴、示范工程等,使我国半导体照明产品大规模应用走在前列。
吴玲表示,这十年政府不断从宏观层面推动各部委联合,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以应用需求引导技术开发,以应用示范工程带动市场培育,推动技术大规模的产业化;财政对消费端的补贴,扩大应用范围,使得我国LED的技术、产业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从2003年的90亿元,增长到现在的2500亿元,上市公司达到19家;半导体产品光效从20lm/w提升到现在的140lm/w,芯片国产化率达到75%。
行业挑战依然存在
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的LED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但是,繁荣和危机总是并行潜伏,目前,这个新兴行业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与会代表认为,随着LED市场渗透率的加快,不少企业将重心转移到争抢传统照明渠道上,甚至靠低价去争夺市场,使得产品同质化竞争十分严重。一些企业用粗制滥造的材料做比较便宜的灯具,以次充好。一些企业在没有任何技术检测的情况下,一哄而上,盲目跟风,形成产能过剩的现象。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环节上出现了投资过热的现象,前两年是芯片,这两年是在应用领域。
中国机械设备网http://www.zhizaocn.com/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