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多晶硅走向何方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进程,一直影响着国内多晶硅价格的走势。日前,商务部正式发布了反倾销调查的终裁结果,一路水涨船高的多晶硅价格能否继续坚挺?国内光伏材料市场格局又会发生怎样变化?
海外企业仍能钻空子
由于加工贸易进出口不征关税,海外企业以这样的方式进口便可以规避惩罚性关税。
目前,商务部发布《关于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终裁的公告》,公告显示,在本案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中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相对于2013年7月份商务部发布的初裁结果,美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仍维持53.3%~57%的原判,韩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则由2.3%~48.7%微增至2.4%~48.7%,实施期限为自2014年1月20日起5年。
“占进口多晶硅30%份额的韩国OCI仅被征收2.4%的税率,占份额最大的欧盟企业也随着中欧光伏谈判的‘握手言和’未被列入反倾销名单。”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张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程度的反倾销力度,对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的利好程度也很有限。”
“韩国主要企业的税率太低,看来只能等期中复审了。”一位国内多晶硅企业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
雪上加霜的是,一些海外企业还可采取相关手段钻贸易政策的空子,逃避惩罚。据记者了解,在“双反”调查之前,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多晶硅一般在接近50%的水平,而目前这一水平正不断提高。“来料加工是改革开放初期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带动中国廉价劳动力出口的特殊贸易方式,由于加工贸易进出口不征关税,以这样的方式进口就可以规避惩罚性关税。”张为表示,“目前这种贸易方式已经完全变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加工贸易,由于监管不严,已经成为规避税收的主要贸易形式。”
中国机械设备网http://www.zhizaocn.com/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