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矿KT280无线通讯系统
                        矿用无线通信系统
项
目
方
案
书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    概述    4
第二章    项目设计    6
2.1  项目设计原则    6
2.2系统设计    6
2.2.1系统架构设计    6
2.2.2无线规划    8
2.2.3频率计划    9
2.2.4系统话务设计原则    9
2.2.5呼损设定    10
2.2.6  设备布放    10
2.3  系统设备标准    10
《矿井通信技术规范》(试行)    10
《矿用一般电气设备》(GB12173)    11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    11
《煤矿安全规程》    11
2.4  系统功能    11
2.4.1无线PBX功能    11
2.4.2  特色业务功能    12
2.4.3  调度业务    13
2.4.4  定位跟踪及辅助考勤管理功能    14
2.5  主要技术指标    15
第三章    系统各单元设备介绍    16
3.1  移动调度交换机    16
3.2基站    18
3.3  手机    19
3.4  网管    20
3.4.1  网管网络的设计    20
3.4.2  网管系统的功能    21
3.4.3  配置管理    21
3.4.4  故障管理    21
3.4.5  性能管理    21
3.4.6  系统安全管理    21
3.5  定位跟踪及辅助考勤管理    22
3.5.1  系统组成    22
3.5.2  系统主要特点    22
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    23
4.1  工程概况    23
4.2  组织设计依据    23
4.3  施工标准    23
4.4  施工质量评定的标准和规范    23
4.5  工程施工组织机构    24
4.6  安全技术措施    24
4.7  主要施工方案    26
4.8  雨季施工的准备工作    26
4.9  地下管网及地下地上的设施的保护措施    27
4.10  施工部署    27
4.11  质量保证措施    28
4.12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29
4.13  降低成本施工措施    30
4.14  工期保证措施    30
4.15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30
第五章    项目实施及技术服务    31
5.1  设备安装    31
5.2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31
5.2.1技术支持    31
5.2.2  投诉受理机制    32
5.2.3  服务承诺    32
5.2.4  售后服务响应    33
5.2.5有关培训安排及计划    33
5.2.6  维护保修服务    35
5.2.7零备件、专用工具供应    35
  
前言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煤炭生产主要为地下作业,由于煤炭储存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经常受到瓦斯、水、火、粉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加之抗灾能力较弱,煤矿事故尤其是重大、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但暴露了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而且暴露了我国煤矿企业生产的技术落后问题,因此,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尤其是信息化技术改造势在必行。
为煤矿安全生产、抢险救灾提供坚实技术保障的通信信息化平台建设,将极大的改善煤矿通信信息化平台落后的面貌。集无线通信、人员定位以及考勤管理功能为一体的新一代煤矿井下无线通讯无线通信-KJ280矿用无线通信系统,无疑将成为煤矿用户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最佳选择。
第一章    概述
煤炭生产作业主要在井下工作面,井下作业存在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区域狭小、照明差、潮湿、有腐蚀性),不安全因素多(主要有水、火、瓦斯、顶板等事故的威胁),人员、设备流动性大等诸多特点;从生产作业流程上看,在井下还具有多工种联合作业的特点。
当遇到矿井突发事故,由于井下作业人员情况不明、通信网络不畅、通信手段单一,往往造成领导层信息不通、指挥不灵、数据不准,不利于事故的抢险救灾,极易造成事故损失的扩大。
因此,为了降低矿井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更好地调度指挥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建立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跟踪、考勤管理及装备井下现代化调度指挥通信网络意义非常巨大。
井下PHS无线通信将基于成熟的煤矿PHS移动通信系统和井下人员跟踪定位技术综合运用为一体,  将有效的利用现有的通信资源,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在同行业的竞争能力。
井下PHS移动通信系统与目前应用于井下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井下泄漏通信)有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PHS技术来源于目前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中应广泛应用的公众通信系统PHS系统《移动市话亦称无线通讯》,按“煤安”标准做了安全技术处理,移植、延伸到煤田井下,从而作为煤矿井下移动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即能够同时服务于地面、井下的个人移动移动通讯系统或生产调度系统)。
传统煤田井下移动通信系统装备的设计制造是基于专门服务于井下工作地点、特殊行业的专用移动通信设备。尽管其设计考虑井下工作环境与生产调度等特点比较多,但由于其应用范围狭窄(仅限于煤田)用户群落少,商业利益低,使得传统井下移动通信装备技术水平低、价格高(这里讲价格高,是指性能价格比低)、可靠性差、服务网点少。由于用户群落少(相对公众通信需求数量而言,煤田专用通信的需求量根本微不足道)无法吸引大厂商的大资金投入,为此煤田井下专用移动通信设备新技术的采用大大落后于公众移动通信的发展,至今仍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移动通信技术水平上徘徊。
煤矿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是对煤矿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定位,随时清楚掌握每个人员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万一发生灾变,可立即从监控计算机上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位置分布情况、被困人员数量、遇险人员撤退线路等信息,为事故抢险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利用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功能,对矿井人员进行安全管理。
KJ280矿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