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直流屏电源,选取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工况点,进行日常测试。有些实验并不需要遍历所有的工况点。例如,在进行电池的循环特性测试时,若以0.1C的倍率进行深充、深放循环,则循环过程较慢,可能1年时间也完成不了500个循环的测试,因此,通常可以选定1C充放电倍率进行循环测试。又例如,针对不同批次的电池产品,需要抽取一定样本,测试其温度特性,以检验不同批次的电池之间是否存在较大的性能差异,这些温度点的选取可以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值。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QC/T 743-2006标准,这样的温度点可以是-20℃、20℃和55℃。无论如何,一旦选定了这样的测试工作点,就应该作为实验室内部规范固化下来,从而使得不同时期的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
4)如何对电池进行充满
在动力电池测试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电池进行充满,以便能检测电池的最大放电性能。对于充满,较为通俗的理解就是:“在不损坏电池的前提下,电池充得不能再充了。”而较为抽象的定义就是:“电池内部所有能参与充电化学反应的物质均已充分进行反应。”
然而,以上两种理解在实际过程中,均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一般采用电气方面的指标来进行定义,就是在规定的上限电压的条件下,充电电流趋近于零。然而,“趋近于零”很难量化,因此在许多测试标准中,都规定了一个较小的电流值,如果充电电流小于这个规定值,就认为电池已经充满了。例如,在我国行业标准QC/T 743-2006中就规定了充电电流小于0.033C就认为电池已被充满。
为了节约充电时间并同时保证把电动汽车电池充满,一般可以采用“两段法”对电池充电。其中,第一阶段采用恒流充电,即可以利用生产商规定的最大充电电流值对电池进行充电,直到电池两极的电压差达到截止电压;之后,第二阶段采用恒压充电,即在保持充电电压值为生产商规定的上限值的前提下进行充电,此时,充电电流将会根据电池的内阻变化自动调节。第二阶段将会在充电电流值低于上述的“设定的较小值”的时候结束。
MAX1703开关电源“POUT”端的输出电压设定为3.4V,而由P沟道场效应管Q1与片内备用放大器构成的线性稳压器输出电压为3.3V,故而USB外设由电池组供电时Q1的功率损耗几乎可以忽略。外部设备与USB口接通时,二极管D1为正向偏置而使开关电源处于“空闲”状态;也就是只要Q1的源极电压高于3.4V,外部设备便始终由USB口供电。与此同时,USB口还通过PNP晶体管Q2等组成的恒流源向电池组充电,调整电阻R1的阻值可以设定充电电流,使之符合十小时充电制的要求。一旦外部设备脱离USB口,开关电源便会立即退出“空闲”状态而由内部电池组继续供电。小型UPS电源电路:
5)如何对电池进行放空
相应地,在动力电池测试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电池进行放空,以便对电池所储存的
电荷量进行评估。从定性的角度理解,所谓放空,就是在电池不过放的前提下,电池内部的放电化学反应已充分进行,即电池正极上的LiFePO4中所有的锂离子Li+均已脱嵌。同样地,以上化学状态难以判断,因此,一般采用电气方面的指标来进行定义,就是以非常小的放电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直到电池电压达到生产商规定的电压下限值。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这个“非常小的放电电流”进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