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乙酸钠中的乙酸是反刍动物合成脂肪的主要前体物质。反刍动物脂肪组织中乙酰辅酶A合成酶活性非常高,可迅速把乙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而转变为脂肪酸及脂肪,故饲喂双乙酸钠可以提高牛奶的乳脂率。
范占炼、郑长安(2015)研究了双乙酸钠快速解决夏季乳脂率不合格的问题,有两个案例,一例是在山东莱芜某奶牛场,一例是在山东济南章丘某牧场。实验通过添加双乙酸钠快速解决了乳脂率低的问题(添加量为:头7天:50g/头/天;7天后100g/头/天),证明添加双乙酸钠可以快速线性提高乳脂率,对其它乳成分未见明显影响,同时分析出双乙酸钠转化乳脂肪的效率在48.18%。两个牧场具体数据分别如下:
可见,双乙酸钠能够快速提高乳脂率,且呈线性增加,每天每头50g,可以提高0.1%乳脂率,饲喂100g可以提高0.2%乳脂率,饲喂200g可以提高 0.4%;尤其是解决夏天热应激导致的乳脂率下降的问题,效果非常明显。
同样,伊利奶科院的研究数据也表明了这个结论,案例分享如下:
2017年河南某两座牧场,乳脂严重低于正常值,其中A牧场未改善前乳脂率3.04%,B牧场未改善前乳脂率3.28%。针对上述问题,配方中添加双乙酸钠50g/日/头,无需过渡,一次性添加到位。
实验结果表明:两座牧场添加双乙酸钠乳脂率显著提高,其中A牧场乳脂率提高0.51%,B牧场乳脂率提高0.59%。
综上可见,奶牛饲喂双乙酸钠可以明显提高牛奶的乳脂率,尤其是夏天热应激导致乳脂率下降的问题,可以通过添加双乙酸钠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双乙酸钠:
性状:白色结晶粉末
乙酸含量:39-41%
乙酸钠含量:58-60%
ph值:4.5-5.0
水分:≤0.2%
水溶性:22-66%
含量:99%
CAS:126-96-5
分子量:142
分子式:C4H7Nao4
颗粒状:200目
重金属:≤0.002
氯离子含量:200-500ppm
生产执行标准:NY/T 142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