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二甲酸钾能减少猪粪便中的有害菌
胃肠道大多数有害菌群适宜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 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菌适宜生长的pH值为6~8、6.8~7.5和6.0~7.5, 当胃肠道pH低于4时, 大部分致病菌都将失活。
酸性环境也有利于乳酸杆菌的生长, 且乳酸杆菌的代谢产物-乳酸能够抑制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与其受体结合, 大大减少了其对肠道的损伤。有机酸有不同的抗菌属性, 甲酸颉颃酵母和杆菌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 而乳酸杆菌和霉菌对甲酸有很强的抵抗力。
所以,添加二甲酸钾能够降低胃肠道pH, 改变有害微生物生存环境, 抑制或杀害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群;能有效抑制肠道有害菌, 维持和改善了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猪粪便中的有害菌。
饲料酸化剂的重要功能就是降低饲料和肠道的p H,从而提高消化酶活性来促生长。有机酸化剂除了能够在畜禽消化道解离产生H+,用于降低肠道的p H外,其解离产生的酸根离子通常也是有机的,可以作为体内的中间代谢物质,参与细胞能量代谢及供能等过程。
常规酸化剂无法过胃进入肠后段进行杀菌。若要减少肠后段病原微生物的增殖,酸化剂需要经过包被处理,但经济成本成本也随之增加。
二甲酸钾无需加工就能过胃进入肠后段进行杀菌抑菌。二甲酸钾不仅酸性强、而且在消化道中缓慢释放,具有较高的缓冲能力,可以避免动物胃肠道酸度产生过大波动。研究表明,85%二甲酸钾以完整形式过猪胃而进入十二指肠。甲酸盐在十二指肠的回收率为 83%,空肠前段为 38%,空肠中段为 17%。非解离型的甲酸能穿过细菌细胞壁,在细胞内解离使 pH 值下降。
同时,饲料中添加二甲酸钾还能提高动物生长性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动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胴体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