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盐多为白色颗粒或粉末。常见的可用于青贮的丙酸盐类主要有丙酸钙、丙酸钠和丙酸铵等。丙酸盐需要转化成丙酸分子才能发挥较好抗菌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丙酸对好气型菌如霉菌、芽孢杆菌等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丙酸钙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与饲料用防霉剂,并得到FAO/WHO的批准。并且丙酸钙对霉菌的抑制效果在pH5以下的酸性条件有效。闻爱友等将丙酸钙作为添加剂添加到紫花苜蓿青贮中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了不同剂量的丙酸钙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氨氮比总氮,增加了干物质;并且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大,青贮料中丙酸含量增加,丁酸含量减少,表明丙酸钙有提升青贮发酵品质的作用。
丙酸发挥防腐防霉效果有两种作用机制:一种与乙酸的抗菌机制相同,是通过干扰细胞间酶的活动来达到目的;另一种是通过形成高渗透压使霉菌等菌脱水失活来达到目的。
1、丙酸钙
丙酸钙是饲料及饲料原料的常用防霉剂,对霉菌、好气性芽孢产生菌、革兰氏阴性菌、霉菌毒素产生等有很好抑制效果,具有独特的防霉、保鲜、防腐性质。
丙酸钙形态: 白色结晶、颗粒或结晶性粉末。
溶解度:溶于水(25℃,28g/100g,1g约溶于3mL水),微溶于甲醇、乙醇,不溶于苯及丙酮。
防霉特点:在PH≤5、环境高湿(80-100%相对湿度)情况下防霉效果更好。
丙酸钙防霉作用机理:
1)丙酸单分子在霉菌细胞周围形成高渗透压,使霉菌细胞脱水,而抑制其生长;
2)丙酸解离出H+可穿透霉菌细胞壁,抑制胞内酶活性,阻碍霉菌繁殖。对需氧芽孢杆菌、黄曲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丙酸钙防霉效果受饲料中水分和p H影响。丙酸盐优点在于不挥发、耐高温、刺激性小,适合长期贮存的饲料产品。
防霉剂的溶解度、使用方法、饲料的pH环境、水分含量、环境温度、饲料营养成分、饲料霉菌污染程度均影响着防霉剂的使用效果。饲料中防霉剂使用量主要由季节和饲料含水量决定,饲料水分超过12%应使用防霉剂;在高温高湿季节、饲料水分较高、储存时间长,防霉剂应加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