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涂层质量的因素
一操作不当:
喷枪口位置或方向不正确,上粉率低。调整喷枪口朝向,使粉末云直接喷向工件凹陷区域。喷距太近将产生强烈的反电离现象,导致静电击穿,引起粉末燃烧打火,或形成纹路或金属闪光效果不好;喷足巨太远则出粉量减少。喷距应保持为10~20cm。喷枪接触到喷粉柜或金属物,使工件接地不好,引起粉末燃烧打火。喷枪对工件局部停留时间过长,产生静电击穿,是涂层产生针孔、气泡的原因之一。
一工件接地不良:接地导线与工件的接头处被喷上涂料而降低导线的导电性,使上粉率降低,涂层厚度不均,橘皮、针孔、起皱、流挂、附着力差等。可在接头处套上活动的屏蔽管,上料时只须移动屏蔽管,露出导线的接头,接上绑工件的扎丝,再将屏蔽管罩住接头,保证工件接地良好。
粉末涂料喷涂人员作业识别法:
上粉率,工作效率 好的粉末极易喷涂,喷1-3枪就可以将底材盖住,二次回收粉少,工作效率高。 差的粉末不好上粉,喷3-5枪才可将底材盖住,二次回收粉多,工作效率低。 作业人员可以通过喷涂上粉率,掉下来的粉多不多认定。 相同时间产出产品少,二次回收粉多,增加作业人员负担,工作效率低。
粉末涂料烘烤识别法:
有没有烟产生 好的粉末在烘烤过程中没有大量的烟产生。 差的粉末在烘烤过程中有大量的烟产生。 好的粉末原材料没有大量的烟产生,有的厂家拿次的原材料充好材料。 粉末的用量会增加,平方数喷涂不出来,增加使用成本,相同数量的粉末产出的产品少。
喷塑工艺的特点
调色换色困难,周期较长
由于粉末涂料调色不可能像油漆那样可以用原色料现场调配,粉末涂料的颜色在出厂时已经确定,如果要改变其颜色,就需要改变粉末涂料的配方,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调色工作。粉末涂料的换色也比较麻烦,由于采用静电喷涂,如果作业过程中间换色,就必须将喷枪、供粉器、喷粉室、输粉管、回收系统等全部清理干净,否则将严重影响涂膜表面质量。特别是深色与浅色的变换更为复杂,故不易在短时间内变换多种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