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特性:
优良的低温性能
合成润滑油的凝点一般都低于-40℃,双酯类合成油可在-60℃以下工作,乙二酸双酯可在-70℃下正常工作。
良好的高温性能
由于合成润滑油的分子结构较为整齐,蒸发损失小并具有良好的热安定性和氧化安定性,适宜在高温下工作,如合成烃、酯类油、硅油分别在175~230℃、175~190℃、220~275℃内长期工作。
良好的粘温特性
大多数合成润滑油的粘度指数较高,在145以上,而且在低温下粘度不会过高,高温下粘度不会过低,因而适应的温度范围很广,如硅油可-60~275℃内长期工作。
抗燃性好
不少合成润滑油抗燃性好,如水-乙二醇液的自燃点为650℃,磷酸酯可达700℃,全氟醚在纯氧中也不燃。
化学安定性好
一般合成润滑油的热安定性和氧化安定性及水解安定性都优于矿物油,全氟油与强酸、强碱等均不起作用。烷基苯的抗辐射性能好,能抗多种射线照射。
一:可能造成磨损
当黏度过大高于影响发动机启动程度的时候,很有可能将造成发动机启动时的严重磨损。由于安徽润滑油黏度过大,流动缓慢,油压虽高,但润滑油通过量却不多,不能及时补充到摩擦表面。油的循环速度也变慢了,其冷却与散热效果会变得很差,从而导致发动机过热。由于润滑油循环速度慢,通过润滑油滤清器的次数也就变少了,因此难以及时将磨损下来的金属屑、碳粒、尘埃从摩擦表面中清洗出去。
二:耗费能量
由于黏度过大,机件摩擦表面间的摩擦力增大,为克服增大的摩擦力,则要消耗更多的燃料,从而造成能量的巨大浪费。在国内安徽润滑油节能方面虽然还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但是低黏化将是未来的安徽润滑油发展趋势。
因此,在季节交替时期,驾驶员一定要注意润滑油的黏度,并且要经常查润滑油数量、油质情况,并及时加以更换,同时不同品牌的润滑油最1好不要混合使用。建议车主使用优质的润滑油添加剂,定期使用,能保证发动机尽量避免大修,延长其寿命。
合成润滑油里泡沫过多的原因
合成润滑油里泡沫过多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与设备相关的原因,还有润滑油本身的原因。
设备造成的原因:漏气、密封不严、油管吸入空气、机械运行中搅动卷入空气、油箱设计不当、油在油箱里停留的时间不足、润滑油的喷溅速度过猛等等。
与润滑油相关的原因有:油的黏度较大,油温降低(也会使润滑油黏度增加)、润滑油受到污染(水、其他油类、液体、化学物质、杂质等)、润滑油氧化变质(油随着使用劣化)、添加剂被消耗——润滑油受到污染会造成添加剂过早耗尽,另外,还可能发生抗泡剂被滤芯滤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