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燃期是燃烧的最后阶段,是指从压力迅速下降到燃烧结束为止,相当于图1中的DE段。在后燃期中,喷油虽已停止,但气缸中尚未燃完的燃料仍继续燃烧。此时的燃烧是在膨胀过程中进行的,压力和温度都逐渐降低,这样会使能量利用效率降低。因此,后燃期中释放出的热量不宜超过燃料释放出的全部热量的20%。
由此可见,柴油在柴油机中的燃烧与汽油在汽油机中的燃烧是有原则区别的,前者是靠自燃发火,后者是靠点火燃烧。也就是说从燃烧角度看,对柴油的要求是自燃点低,容易自燃,而对汽油则要求其自燃点高,难于自燃。当柴油的自燃点过高时,会造成滞燃期过长,着火前气缸中积累燃料太多,急燃期压力升高太猛,因而使燃烧粗暴,导致敲缸,这种情况发生在燃烧阶段的初期。而汽油机的爆震则是由于汽油的自燃点过低而引起的,这种情况并不发生在燃烧阶段的初期,而是出现在火焰的传播过程中。汽油机爆震和柴油机工作粗暴性的比较如图


首先必须说两种燃料的特点:
·汽油比柴油挥发更快,所以汽油可以混合气状态在吸气行程进入气缸,而柴油不易挥发,不容易形成混合气,所以只能在做功行程开始前直接喷入缸内。
·柴油的自燃点比汽油更低,所以柴油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汽缸中自燃;而汽油机如果采用压燃方式,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压力,从而得到更高的温度才能点燃,但因为汽油容易挥发,挥发时又会吸收大量的热,这就再次增加了压燃的难度,所以用火花塞点燃是最适合的方式。


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为柴油机燃料。主要由原you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也可由页岩油加工和煤液化制取。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舰。柴油最重要用途是用于车辆、船舶的柴油发动机。与汽油相比,柴油能量密度高,燃油消耗率低。柴油具有低能耗,所以一些小型汽车甚至高性能汽车也改用柴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