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的十六烷值决定于它的化学组成,各种烃类的十六烷值不同,其大体规律如下。 (1)烷烃
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gao,并且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十六烷值越高。碳数相同的异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比正构烷烃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异构烷烃,其十六烷值随支链数的增加而降低。然而,单取代基和许多二取代基异构烷烃的十六烷值在40~70之间,也具有较好的自燃性。 (2)烯烃
正构烯烃有相当高的十六烷值,但稍低于相应的正构烷烃。支链的影响与烷烃相似。 (3)环烷烃
环烷烃的十六烷值低于碳数相同的正构烷烃和正构烯烃,有侧链的环烷烃的十六烷值比无侧链的环烷烃的更低。 (4)芳香烃
无侧链或短侧链的芳香烃的十六烷值最di,且环数越多,十六烷值越低。带有较长侧链的芳香烃的十六烷值则相对较高,而且随侧链链长的增长其十六烷值增高。碳数相同的直链烷基芳香烃比有支链的烷基芳香烃的十六烷值高。各种烃类十六烷值的不同,主要是反映其自燃性质的差别。由表1可见,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高是由于其自燃点低,而芳香烃的十六烷值低则是由于其自燃点高。


这是指发动机中柴油开始燃烧(图1中的B点)直至气缸中压力不再急剧升高为止(图1中的C点)的时间。在急燃期内,燃料着火燃烧,其燃烧速度极快,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很多,气缸内温度和压力上升很快,压力升高速率的大小对柴油机的工作影响很大。急燃期中,压力上升的速率取决于滞燃期的长短,滞燃期越短,发动机的工作越柔和,如滞燃期过长,着火前喷人的柴油积累过多,一旦燃烧起来则温度、压力就会上升过快。气缸内的压力上升速率过快,发动机工作就会出现粗暴现象,严重时会发出金属敲击声,导致机件磨损的加剧甚至损坏。


首先必须说两种燃料的特点:
·汽油比柴油挥发更快,所以汽油可以混合气状态在吸气行程进入气缸,而柴油不易挥发,不容易形成混合气,所以只能在做功行程开始前直接喷入缸内。
·柴油的自燃点比汽油更低,所以柴油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汽缸中自燃;而汽油机如果采用压燃方式,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压力,从而得到更高的温度才能点燃,但因为汽油容易挥发,挥发时又会吸收大量的热,这就再次增加了压燃的难度,所以用火花塞点燃是最适合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