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浓盐酸为无色,但是因为常夹杂有铁离子而显黄色
状态:液态
气味:刺激性气味
密度:1.19克/毫升
溶质的质量分数:38%
现象:因挥发出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而出现白雾
粗盐酸或工业盐酸因含杂质氯化铁而带黄色。
质量分数超过37%的盐酸称为浓盐酸。市售浓盐酸的浓度为37%,实验用浓盐酸一般为37.5%,密度1.179g/cm3,是一种共沸混合物。
特点:在空气中冒白雾(由于盐酸有强挥发性)
防粘结。玻璃仪器中含较多的SiO2,强碱能与之反应,产物具有粘性。故:①保存强碱如KOH溶液、NaOH溶液时只能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②Na2SiO3溶液的保存也需如此。
防腐蚀。①许多氧化性强的物质易与橡皮塞中含有的不饱和键反应,故保存时只能用玻璃塞而不能用橡皮塞。如保存浓硫酸、HNO3溶液,KMnO4溶液、溴水、氯水等;②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故保存氢氟酸时不能用玻璃仪器,要用塑料容器或铅制容器保存。
从60年代开始,国外印制板孔金属化工艺采用敏化—活化工艺合而为一的胶体钯活化工艺。70年代初,国内有些研究所开始进行研制,而后推广应用于生产中[3]。这种胶体钯活化液主要以浓盐酸和Sn2+为稳定剂,一般称为盐酸—胶体钯活比液或高酸基型胶体钯。其优点是提高了原基体铜和化学镀铜层之间的结合力。改变了以前敏化、活化处理后在基板上置换的一层贵金属钯催化层,从而提高了基体铜层和化学镀铜层的结合力。该活化液尽管在生产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但仍具有下述缺点:
以酸为基的胶体钯,在配制过程中,需要大量盐酸,操作环境恶劣,存在环境保护问题。胶体钯的稳定性由大量C1-的存在而起作用。随着盐酸的挥发,溶液中Cl-减少,且在酸性介质中Sn2+氧化速率较快,而使该胶体钯溶液的稳定性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