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碱中各物质的检测方法
氢氧化钠:可以用 酸中和 或者用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溶液沉淀检验 。测出质量 然后用物质的量计算法就 OK 。 最好用 酸碱中和 这样比较准确 建议用酸碱中和滴定测量 首先测出氢氧化钠的浓度 再计算就是了
碳酸钠 : 你可以加酸 放出气体后 准确收集 准确测量体积 在算出气体的物质的量 最后计算碳酸钠的含量 。 也可以 加氯化钡 沉淀碳酸钡比较纯净 容易测量 测出质量后 在算出物质的量 即可
氯化钠 : 最好用 硝酸银溶液 生成的氯化银沉淀比较纯净 测量后 在计算物质的量
以上反应一定要注意用量
工艺流程:
大致可以分为一次盐水工序、二次盐水工序、氯氢处理工序、Hcl合成工序、氯气液化工序、液氯充装工序。虽然每个厂的生产工序流程会有不同,但大致区别不大。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次盐水工序也就是用离子膜电解槽电解盐水的部分。 下面我对每个工序略做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次盐水工序是通过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把盐水中的Ca2+、Mg2+ 及SO42- 、游离氯、有机物等杂质除去,制成符合工艺要求的一次盐水,供二次盐水及电解工序使用。
二次盐水工序是将一次盐水工序送来的合格一次盐水经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二次精制,合格的二次盐水送离子膜电解槽进行电解生产32%NaOH、氯气和氢气。其中电解后的淡盐水进行真空脱氯和化学脱氯后送一次盐水工序。
化学名称:氢氧化钠 分子式:NaOH 分子量:40.00
通常液碱的含量在50%左右,它的测试方法是:在测试液碱之前要先制备无二氧化碳水(加热,煮沸,冷却,隔绝空气),然后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无二氧化碳水中,加25毫升10%的氯化钡,再加酚酞做指示剂,先用1M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接近终点时再转换用0.1M的盐酸继续滴定至终点,计算,即得液碱的浓度.(计算过程不涉及氯化钡的用量.)
在测试前需知其大致的浓度范围,以便选择合适的取样量.较浓的液碱一般在50%,还有一种是调节PH的通常在2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