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稳定或不稳定的乳化液。在与水的接触中,油品乳化与否及乳化程度主要由真空油的组成成分及水的纯度、所含成分的性质决定,也与真空油-水体系的温度及震动情况有关。
以通常发生在油品中的乳化为例,当真空油或水中存在着某类既有亲油基又有亲水基的表面活性物质(如羧酸衍生物)时,它们会在温度及浓度适宜时,缔合在一起,形成致密的单分子层,将水包在其中。大量的缔合体均匀地分散在油中,就形成了油包水型乳化液。由此可见,控制油-水中表面活性物质的存在,破坏将水包在其中的表面活性物质致密的单分子层,是防止和抵抗两相共存体系乳化的根本途径。
以深度精制的基础油料调制真空油,对提高成品油抗乳化性能有重要意义,但真空油中含有各种功能添加剂(多为表面活性剂),不可避免会影响真空油对水的分离能力。因而油品研制和生产人员在真空油中添加一定比例、具有特殊性状的破乳剂抑制这种影响,以保证真空油品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
酸、碱浸蚀处理
去油后进行浸蚀处理,目的是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经过热处理的零件,油污已不存在,可直接进行浸蚀处理,以去除退火后的氧化层。浸蚀处理一般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大多数金属的氧化物以及金属本身都能与适当浓度的酸溶液起化学反应,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与酸作用生成盐和氢气,氢气的一部分被金属表面吸附后,会使某些金属变脆,为了避免金属变脆和过度腐蚀,可在浸蚀液中加入缓蚀剂,并适当控制浸蚀溶液的的浓度及温度。
1、设备使用中的“四项要求”
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摆放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2)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黄袍,各滑动面、丝杆、齿条和齿轮无油垢、无碰伤、各部位不漏水、不漏油。
3)润滑:按时加油和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和油杯齐全,油毡和油线清洁,油标明亮,油路通畅。
4)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和交接班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监测异常,不出事故。
2、使用设备的“五项纪律”
1)凭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
3)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
4)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5)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