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ersoll Rand精密过滤器,英格索兰集团许昌
“我一感恩就干了二十几年”
“把市场培育起来,我们也受益”
一个公司的领导人的眼光长远与否,决定了这家公司能走多远。很显然,在这种理念的贯彻下,英格索兰公司发展得稳且踏实。
云淡风轻,心中自有格局。在见惯了尔虞我诈、波澜诈诡的商业往来后,朱安国仍能守住心中那片清明。
早在1968年,朱安国已就任职于英格索兰在华投资项目的合作伙伴——上海压缩机厂。随着英格索兰对上海压缩机厂的合资、并购,朱安国自1987年起正式加入英格索兰。问其当时对这家外资公司的感受,他给了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我记得刚开始和英格索兰接触的时候,正在和他们合资谈判,我是中方上海压缩机厂的代表。在谈判桌上,我们是对手,可以争论,甚至为争取本公司利益寸步不让,但是在人格上互相尊重,给予信任。凡是我翻译的中文文件,英格索兰公司的谈判代表都毫不犹豫的签字认可。”
信任,是朱安国对英格索兰公司的第一印象,此后这种信任感伴随了他在英格索兰任职的27年。英格索兰公司是比较早的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非常注重培养本土人才,而这也是朱安国事业开启的第一把钥匙——“当我进入公司三年后,总部就把我送到美国名牌大学去读EMBA,而当时我连MBA是什么这个概念都很模糊,这点让我很感恩。”
一个外资企业愿意花费精力培养一个中国人,它的信任度、包容度不言而喻,否则不会做这些外人看来甚至很“浪费”的事。朱安国常开玩笑说,这一感恩就让他在英格索兰公司不离不弃地干了二十几年。
在英格索兰任职期间,朱安国先后负责过公司工业技术领域的各个业务,并在基础设施、工程、营运、销售和服务等领域积累了全方位的丰富经验。在他的领导下,整个团队通过引进新产品、创新技术、自主研发本地产品、提供高效节能空气系统解决方案等,使英格索兰公司在中国的工业技术市场独占鳌头。
目光浅显的人会固守于眼前的方寸之地,为了短暂的利益甚至不惜破坏市场规则,最终导致大家都亏损。在空压机行业,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可朱安国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我记得英格索兰公司刚把螺杆压缩机做出来的时候,另一压缩机厂也在做。我们当时就达成了一个协议——大家不要互相攻击,先把这个螺杆压缩机市场培育起来。市场份额大了,生意是做不完的。”
今年,朱安国甚至决定给经销商做培训,做系统节能。有人质疑经销商能否忠诚,毕竟他们还能代理其他品牌,朱安国却对此不以为意:“没事,从大方面说是为国家做贡献,环保是件好事;从小方面说就是把这个市场培育起来了,我们也受益。压缩机行业以后一定是往节能这个方向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