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是一张白纸,好规划建设。老城区也能建海绵城市吗?

其实,这是大家的一个误解。按照国务院部署,新城区新建项目必须坚持标准导向,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各项要求;对老城区而言,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也就说,海绵城市建设,是国家战略,既有上级的明确要求,也顺应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
旧小区的改造,可将原有小区的人行道、停车场等硬质铺装改为透水铺装,绿地改造为下凹式绿地。在局部位置增加地上或地下雨水调蓄池,用于雨水回用,有条件的情况下传统屋面可以改造为绿色屋顶,不仅能够滞留雨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还可以缓解城市热岛。
海绵城市离我们到底远不远?
海绵城市就像一场魔术,揭秘之后就会发现,原来它如此简单。看似“高大上”的海绵城市建设,其实每个地方都能够做到。

比如,在市政道路项目,将原有的雨水篦子改为侧向的雨水收集口,海绵城市设施设置在绿化带里,有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槽、砾石层、盲管等。道路的结构层不变,还是原来的灰土、二灰石、沥青面层,道路的单平米造价变化不大。正在实施的创业路项目,为确保路基安全,在收蓄雨水的下凹式样绿带两侧增设防水混凝土墙,采用定型钢模板滑模施工。增加的防水混凝土墙道路每延米的造价为800元,增加造价仅为道路总价的1%。
与玻璃钢蓄水池相比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缺点

1、施工工艺复杂,工序多(支模、绑钢筋、浇筑、养护等),施工工期长,施工受季节、天气的影响较大
2、由于结构及施工工艺的要求,对施工场地的条件有要求。
3、池面承受荷载低,无法二次利用。
4、自重大,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5、抗裂性差,容易产生渗漏。
6、混凝土结构一旦破坏,其修复、加固、补强比较困难。
7、材料废弃后无法回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