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面清扫:地砖铺贴前,应将地面清扫干净,尤其是凝结后的混凝土和建渣,如果不清理干净,地砖铺贴后会出现翘边、空鼓等现象。
2、放水平线、分块:铺贴前要根据地面尺寸和地砖尺寸对地砖进行预排,.预排的原则就是:同一个房间里,横向纵向半块砖不能超过一行,并且半块砖应留在将来要放家具的一边或不显眼的地方, 要根据排版规划设置水平线,并进行分块。
3、地面洒水:要充分湿润,可以防止空鼓;
4、砂浆搅拌:要使用两种砂浆,一种是1: 4的半干砂浆,用作垫层使用,另-种是1: 3的砂浆,作粘合使用,沙采用水洗后的中沙,细沙主要用于墙面抹灰,中沙主要用于地面找平。
5、打砂浆基层: 一般采用干铺法,来源于早期的大理石铺装,虽然成本较高,但是铺出的地砖平整美观、经久耐用,砂浆要干湿适度,标准是“手握成团,落地开花”,在铺干砂浆前涂刷水灰比为1: 0.4-0.5的水泥浆一道。
6、试铺,基层找平、夯实:地砖是否出现空鼓,这一步很重要,一定要夯实,同时这一.步工人应检查该地砖与相邻的地砖边角是否有误差。
7、砖底上浆:要在地砖的背面全抹一层1: 3的砂浆,作为粘合层,厚度不低于1CM,涂抹要均匀。
8、铺贴:要用橡皮锤均匀敲击,调整与水平线及其它地砖的水平度及缝隙的大小,如果有条件用水平尺检查瓷砖是否水平,用橡皮锤敲打直到完全水平。
9、拉缝:用刮刀从砖缝中间划一道,保证砖与砖之间要有一定的、均匀的缝隙,防止热胀冷缩对砖造成损坏,用刮刀在两块砖上纵向来回划拉,检查两块砖是否平齐。
10、表面清理:铺贴完成后,要立即清理地砖表面的灰尘和砂浆,以防止砂浆在地砖表面粘接。
11、勾缝:瓷砖进行勾缝处理的一 般在瓷砖干固之后进行为宜,如果瓷砖没有完全干固就进行勾缝,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造成瓷砖的高低不平,二是造成瓷砖的松动,这样在后期使用时瓷砖容易脱落; 一般来说,勾缝的时间在瓷砖铺贴24小时进行比较的好;
12、成品保护,地砖铺贴完成后,一定要做好成品保护,主要防止后续工作对地砖造成的污染和损伤,保护层可以使用地砖包装箱的纸板或彩条布。
地砖的施工流程是:地面清理→地面找平→完成面弹线(水平仪)→拼花纹→地砖铺贴→缝隙清理→干透后贴地面保护膜。
地面清理:清理干净地面上的垃圾、尘土与杂物。
地面找平:地面上有一些隆起不平的位置,可以锤平它,避免影响地砖的完成面。
完成面弹线:铺地砖前,要确定好地砖铺贴的完成面高度,通过水平仪的辅助,在室内墙脚弹线,一般是以大门外面的地面高度为参考。
拼花纹排版:在地砖铺贴之前,可以先做一个拼花排版,比如95cm的卫生间,简单的排版思路是“30+30+30+5”,这样就会在一边靠墙出现只有5cm这样比较小的边了;而动动脑子分配一下的排版是“17.5+30+30+17.5”,这样施工会多用几块砖,但是效果却会好很多。
地砖铺贴:确定好完成面与排版后,就可以铺砖了,如果是瓷砖就可以直接贴,如果是瓷片的话,还要有一个泡水的环节。
缝隙清理:地砖铺贴后,砖缝里会有水泥浆之类的,这些要及时清理,否则干透了,在美缝的时候,缝隙清理就是很坑爹的工程了。
贴地面保护膜:等地砖铺好干透后,要第一时间铺上地面保护膜,避免后期施工刮花地砖。
买砖损耗率
买砖的时候,记得要预估好损耗率,一般是建议多拿一箱,因为在搬砖、铺砖与加工的时候,难免会有损耗,如果铺到后面才发现不够砖,一方面是补货麻烦,一方面是怕不同批次的砖会有色彩。
瓷片要泡水
如果是仿古砖、瓷片类的地砖,是铺贴前要充分泡水,避免空鼓。
留缝大小
地砖铺贴要留缝,留缝距离一般是1.5-2mm左右。
缝隙清理要及时
这个细节真的要注意,我家有个阳台就是装修时候堆了比较多东西,砖缝没有及时清理,后面美缝的时候清理起来可费劲了。
墙砖压地砖
像卫生间里的地砖与墙砖,是建议把墙砖压在地砖上,这样墙面有水的流到地上的时候,水就不会直接渗透到地砖下方、导致渗水或潮湿,而是顺着地砖表面排走。
瓷砖铺贴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弹线→预铺→铺贴→勾缝→清理。
基层处理:将尘土、杂物彻底清扫干净,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等缺陷。
弹线:施工前在墙体四周弹出标高控制线,在地面弹出十字线,以控制地砖分隔尺寸。
预铺:首先应在图纸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对地砖的色彩、纹理、表面平整等进行严格的挑选,然后按照图纸要求预铺。对于预铺中可能出现的尺寸、色彩、纹理误差等进行调整、交换,直至达到效果,按铺贴顺利堆放整齐备用。
铺贴:铺设选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砂浆厚度25mm左右。铺贴前将地砖背面湿润,需正面干燥为宜。把地砖按照要求放在水泥砂浆上,用橡皮锤轻敲地砖饰面直至密实平整达到要求。
勾缝:地砖铺完后24h进行清理勾缝,勾缝前应先将地砖缝隙内杂质擦净,用专用填缝剂勾缝。
清理:在家装贴瓷砖施工过程中随干随清,完工后(一般宜在24h之后)再用棉纱等物对地砖表面进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