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力
牵引力是指挖掘机行走时所产生的力,主要取决于挖掘机的行走马达。
这两个行走性能参数表明了挖掘机行走的机动灵活性及其行走能力。在各个厂家的样本中均能体现。
爬坡能力
爬坡能力是指爬坡、下坡,或在一个坚实、平整的坡上停止的能力。
两种表示方法:角度,百分比
提升能力
提升能力是指额定稳定提升能力或额定液压提升能力中较小的一个。
额定稳定提升能力:75%的倾翻载荷
额定液压提升能力:87%的液压提升能力
常用的单斗装载机,按发动机功率,传动形式,行走系结构,装载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1、发动机功率:
①功率小于74kw为小型装载机。
②功率在74~147kw为中型装载机
③功率在147~515kw为大型装载机
④功率大于515kw为特大型装载机
2、传动形式:
①液力—机械传动,冲击振动小,传动件寿命长,操纵方便,车速与外载间可自动调节,一般在中大型装载机多采用;
②液力传动:可无级调速、操纵简便,但启动性较差,一般仅在小型装载机上采用;
③电力传动:无级调速、工作可靠、维修简单、费用较高,一般在大型装载机上采用。
3、行走结构:
①轮胎式:质量轻、速度快、机动灵活、效率高、不易损坏路面、接地比压大、通过性差、但被广泛应用;
②履带式:接地比压小,通过性好、重心低、稳定性好、附着力强、牵引力大、比切入力大、速度低、灵活性相对差、成本高、行走时易损坏路面。
4、装卸方式:
①前卸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视野好,适合于各种作业场地,应用较广;
②回转式:工作装置安装在可回转360°的转台上,侧面卸载不需要调头、作业效率高、但结构复杂、质量大、成本高、侧面稳性较差,适用于较侠小的场地。
③后卸式:前端装、后端卸、作业效率高、作业的安全性欠好。
装载机特殊工作装置
1. 加大斗
在标准机型配置的基础上,加大铲斗容量,以提高工作效率,以满足比重较轻物料的铲装,如:煤炭等。
2. 岩石王
主要针对装卸岩石工况,铲斗的斗臂板、支撑板斗进行了加强,并配备了高耐磨的副刀板、高耐磨精铸斗齿,从而提高了整个铲斗的使用寿命。
3. 高卸
满足货车日益增高的围栏高度,对于煤炭等比重较低的物料,即可满足高卸载,又可满足大装载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 侧卸斗
针对场地狭小特别是隧道作业工况的工作装置,铲斗可单向侧翻,在隧道作业中可有效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5. 夹木叉
主要用于林场及港口进行物料的搬运和装卸。
6. 快换装置
主要针对工作场地中存在多种物料需要装卸的工作环境,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内即可对工作装置进行快速更换,使用方便、作业效率高,可更换的工作装置有:铲斗、夹木叉等。
7. 抓草斗
主要应用于植物秸秆等抓取,具有开口大、压实紧、抓草效率高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