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架桥垂直绿化存在的问题
1.1以上海延安路等高架桥垂直绿化为例分析
绿化容器分析:
①绿化使用的挂盆塑料容器在室外日晒雨淋易老化,安全性较差,使用年限短;
②塑料容器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
③容器本身不具有蓄水功能,水、土、肥保持时间短,易流失;
④容器采用较薄的塑料制作,没有保温隔热的效果,功能性差。
固定容器结构分析:
①固定容器结构暴露面大,易锈蚀,不美观;
②容器与结构缺少固定件,植物蓬径变大后遇强风,易挪动,有安全隐患;
③整体用钢量大,焊点多;
④钢结构维护量大,成本高。
植物养护分析:
①洒水车人工喷灌很难控制喷灌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②由于使用洒水车养护期间对交通造成影响,所以养护的时间和周期受到限制;
③养护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养护成本高。
排水设计分析:
①灌溉用水通过盆底的排水孔直接流出,易造成桥体和周围环境的污染;
②长时间无蓄存的流水冲刷,造成土壤的滞水、保肥能力大大降低,造成土、肥很快流失。
1.2以合肥包河大道高架桥垂直绿化为例分析
重点说明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类似杭州高架桥垂直绿化)(如下图)分析:
①下图的排水槽设计,设计理想目的是让满溢的滴灌水或者雨水通过盆栽底部下的排水槽接收将全部流入花盆的底托槽内,污水因此不会流到桥下产生污染,但是桥上的灰尘以及植物的落叶等随机的掉落到排水槽,造成排水槽的堵塞,排水系统失效,同时污水不能正常排出,积累在排水槽内,长时间对花盆底部有相当程度的腐蚀损坏影响;
②灌溉系统所使用的滴灌管道设计的不合理,导致部分滴灌头无法灌溉,影响植物水分正常获取。
(二)、高架桥垂直绿化的解决方案
1、更新设计方案
1.1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遵循安全性、景观性、功能性、植物四个原则进行科学合理设计。
①安全性设计上,考虑到绿化设施需自身重量较轻,与高架桥的连接需牢固且便于检修,淘汰将连接结构过分裸露至空气中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顶置花盆设计;
②景观性设计上,考虑到绿化盆与高架桥体颜色结构尺寸等需达到外观上和谐统一;
③功能性设计上,考虑到绿化盆需要具有提供植物生长环境且节约养护成本的功能,这点上考虑的不仅仅是短暂的植物生长存活及视觉美感更加要重视绿化长期进行的持续性以及生态作用影响;
④植物选择设计上,考虑到高架桥恶劣的生长环境以及景观效果,植物需:管理粗放、长势良好、色彩鲜明,且严格要求植物的耐候性方面良好。
1.2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尽可能达到:
①安装形式更安全,更方便;植物生长更健康,品种更丰富;
②整个系统与高架桥建筑外观更匹配,更精美;
③养护浇灌用水节约50%左右;
④集中排水,大幅度减少对周边环境和桥体的污染;
⑤尽量收集各种水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⑥种植盒体使用寿命达到30年以上,总体减少建造费用;
⑦明显减少养护工作量,降低日常养护成本;
⑧从施工、养护等方面将高架桥垂直绿化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
系统详细介绍
①轻质蓄水种植容器特点:具备重量轻、耐老化、具有蓄水功能、保温隔热性能好、环保,造型美观、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还有收集雨水的作用等。相比现有的塑料容器、玻璃钢容器具备使用寿命长、承载力的要求小、有很高的水分保存及供给作用、充分地保护植物及其根系等优势,为植物生长提供好的环境。
②固定结构轻钢结构特点:轻钢结构设计受力合理、牢固、重量轻,保证系统稳定、安全;轻钢结构隐藏于轻质蓄水种植容器内部;采用部分悬挂结构,减少在桥体上直接钻孔、焊接等,安装简便、美观;不易锈蚀,后期更换、检修种植容器更加方便。
③轻量营养基质特点:轻量;保水、保肥、缓释,提供植物必要生长成分;有机物及微量元素丰富,肥力持久;不易发生病虫害。相比普通培养基质,具备轻量、能很好的维系植物长期生长的优势。
④植物选择设计: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及植物特点,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对人体无害的植物品种;喜光,逆抗性强:梅雨季节不烂根枯萎;夏季耐炎热高温;冬季耐低温;观赏性强:色相变化,季相变化。相比选择仅景观性较好的植物,可选用黄馨,迎春花,三角梅,红、绿刺梅和杂交小叶扶芳藤等植物,能抗高温、耐严寒、耐旱,可粗放管理,更符合交通安全原则且好养护以及有利于高架桥垂直绿化的长期性持续。
⑤循环系统:包括自动低压灌溉系统和集中排水系统。自动低压灌溉系统使每个种植容器内的植物都能得到精准均匀的浇灌及施肥施药等,集中排水系统可以使所有容器内多余的水分过滤后都能够定点集中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