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宇科技,潮州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厂 废气治理技术的选择 对治理工业废气中大量存在的有机化合物,现在应用较普遍的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纯硅分子筛以及催化燃烧法等,虽有一定效果,但不仅存在耗用大量吸附材料或燃料,还存在工艺落后、成本高、二次污染较严重等问题,特别是对于大流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更是存在不少未能解决的问题。实际上,采用这些技术方案后,往往给政府环保部门的监管,以及产生和治理污染的企业的运行,都会带来很大的困扰。 A、吸附脱附处理 活性炭对于某些特定VOCs因子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且可脱附再生,虽然存在实际运行费用较高,二次处理麻烦,效果难于随时监控等问题,但仍在有机废气的传统处理工艺上,占有重要地位。 不过,通过对某市某某制药车间废气情况进行分析,结论是采用活性炭吸附脱附方式处理却并不合适,这是因为: ①一般认为,硫化氢、胺类、醛类(如某某制药车间废气因子中的硫化氢(H2S)、三乙胺(C6H15N)、甲醛(HCHO)等)本身就是不适合活性炭吸附的物质。 ②分子量低于45的高挥发性物质,如某某制药车间废气因子中甲醇(CH3OH,分子量32.04)、硫化氢(H2S,分子量34.08)、乙醇(C2H5OH,分子量46.07)、乙硼烷(B2H6,分子量27.67)、甲醛(HCHO,分子量30.03)、氨气(NH3,分子量17.03)等,基本上不被活性炭稳定吸附。 ③高分子量化学物具有低挥发性、虽与活性炭有很强吸附力,但再生脱附非常困难,因此,一般认为分子量大于130的化合物(如某某制药车间废气因子中氯甲酸苯酯C7H5ClO2),不适于吸附脱附的处理方式。 ④某某制药车间各种有机废气因子沸点差距太大,如DMSOL(三甲基亚砜,沸点197.5℃)、氯甲酸苯酯(沸点187℃)、乙二醇二甲醚(沸点197.5℃)、二氯丙酮(沸点173.4℃)等沸点很高,与低沸点的因子硫化氢(沸点-60.4℃)、乙硼烷(沸点-92.6℃)、甲醛(沸点-19.5℃)等相差太大,非常不利于活性炭吸附脱附处理。 ⑤某某制药车间废气因子中由于存在多种不能共存因子混合,可能在活性炭床中造成放热反应及氧化、聚合反应。 ⑥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某某制药采用活性炭吸附加冷凝处理,会带来大量冷凝液,存在二次污染及需要麻烦的再处理的问题。
活性炭吸附塔原理
根据吸附过程中,活性炭分子和污染物分子之间作用力的不同,可将吸附分为两大类: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又称活性吸附)。在吸附过程中,当活性炭分子和污染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或静电引力)时称为物理吸附; 当活性炭分子和污染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化学键时称为化学吸附。物理吸附的吸附强度主要与活性炭的物理性质有关,与活性炭的化学性质基本无关。由于范德华力较弱,对污染物分子的结构影响不大,这种力与分子间内聚力一样,故可把物理吸附类比为凝聚现象。物理吸附时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仍然保持不变。
由于化学键强,对污染物分子的结构影响较大,故可把化学吸附看做化学反应,是污染物与活性炭间化学作用的结果。化学吸附一般包含电子对共享或电子转移,而不是简单的微扰或弱极化作用,是不可逆的化学反应过程。物 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根本区别在于产生吸附键的作用力。
物理吸附净化原理 物理吸附主要发生在活性炭去除液相和气相中杂质的过程中,决定吸附法处理VOCs的关键是吸附剂,吸附剂应具有密集的细孔结构、内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破碎以及对空气阻力小等性能,常用的有活性炭、氧化铝、硅胶、人工沸石等。 活性炭有粒状和纤维状两类。颗粒状活性炭结构气孔均匀,除小孔外,还有10~100nm的中孔和1.5~5um的大孔,处理气体从外向内扩散,吸附脱附都较慢;而纤维活性炭孔径分布均匀,孔径小且绝大多数是1.5~3nm的微孔,由于小孔都向外,气体扩散距离短,因而吸附脱附快。经过氧化铁或氢氧化钠或臭氧处理的活性炭往往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 由于活性炭吸附剂表面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此现象称为吸附。利用固体表面的吸附能力,使废气与大表面的多孔性固体物质相接触,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达到净化目的。 我司设计制造的活性碳吸附塔,正是利用了高性能活性碳吸附剂固体本身的表面作用力,将有机废气分子之吸附质吸引附着在吸附剂表面,从而对有机废气加以净化,实现达标排放。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