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隐私保护不到位 垃圾短-信满天飞
临近年末,各类垃圾短-信又在蠢蠢欲动,不免让很多的手机用户感到烦不胜烦。近两年,随着网购促销活动的日渐流行,垃圾短-信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据了解,每逢重大节日来临之际,各类垃圾短-信的数量便呈现暴增现象,在上个月的“双十二”电商促销大战期间,仅一周内就有数万条垃圾短-信被用户举报。这些垃圾短-信的内容大多数属于商家、房产促销类,也有许多以中-奖信息、银行-卡消费、快递投递问题为由头的诈-骗类,甚至还有一些包含了手机用户的姓名或住址,实在是令人防不胜防。当我们刚买了一套房子就会收到建材用品的促销短-信,而当我们刚晋升为父母就会收到放心奶粉的推荐短-信等等,似乎我们在生活中的新变化都已被人窥-视,不禁让人不寒而栗。实际上,造成垃圾短-信满天飞的原因,除了运营商和相关企业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外,也源于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太低,对于重要的手机隐私信息保护不到位。
那么,我们的手机隐私信息是怎样被泄露出去的呢?业内专家表示,有许多的用户在网上发布应-聘、招-聘信息,或是登记网上个人信息时,选择的一些相关网站的安全防范较低。在诸如个人发-票、火车-票,自动-取-款-机打印的凭条,医保卡刷卡后打印的单据等实名票据中都含有重要的隐私信息,一些用户也未能采取妥善处理的方式。还有不少的网购用户在收到货品后,将留有网购用户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隐私信息的快递票据不进行销毁,便随着外包装袋一起随意丢弃了。殊不知,用户的这些不当行为都会导致手机隐私信息很容易就被泄露了。
同上述情况类似的经历,也许有很多的手机用户都遇到过。对于用户自身而言,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于重要的手机隐私保护已是当务之急。值得欣慰的是,国内第一部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将于2013年2月1日起实施,这就意味着国内的个人隐私保护工作正式进入有标可依的阶段,拥有大量个人隐私的相关企业也将据此对处理个人隐私的信息系统及个人隐私处理流程进行自查和第三方测评,共同创建保护个人隐私的良好环境。安医生手机安全专家表示,依靠法律法规来加强用户的隐私保护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能够有效防止隐私信息的泄露。同时,也建议智能手机用户选择一款功能完美的手机安全管家来为保护好隐私信息增加一道可靠的安全屏障,可以有效过滤大量的垃圾短-信,避免受到骚扰。原文出自安医生手机安全软件:http://www.anyisheng.com/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