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理手机银行业务不慎 用户痛失4万余元
春节临近,在外打拼的人们都在为了给老家的亲人汇款而忙碌着,各大银行也迎来了用户转账汇款的高峰期。多家银行为了能满足用户享受便利快捷的转账汇款业务的需求,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积极推出手机银行转账汇款免费等各类优惠的活动来吸引潜在用户。用户开通了手机银行业务后,只需通过手机给银行的客户端系统发-送-短-信-指令即可办理转账汇款的业务,为用户节省了在银行网点柜台办理业务时排队等待所需的大量时间。然而,用户在享受手机银行业务带来的便捷服务的同时,对其安全性也不容忽视。近日,笔者就在人民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山西太原的用户甲先生因为办理手机银行时操作不慎,致使他痛失4万余元。
据悉,这位甲先生在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前,他的手机曾收到过一条办理无-抵押贷-款的短-信,为了能够顺利贷到款,缓解做生意遇到的资金周转压力,甲先生轻信了对方的贷-款“承诺”,并在开通手机银行业务时绑定了对方的手机号。结果,不幸的事情就此发生在甲先生的身上了,他未曾想到自己正在一步步地掉进对方设置的陷阱中。对方要求甲先生按照其指令设置手机银行的密码,这样就将甲先生的手机银行服务信息和账户信息窃-取了,随后,对方立即通过开通手机银行服务时绑定的那个手机号码将甲先生事先在其储蓄卡中存入的59900元贷-款“保证金”转走了。后来,甲先生以银行工作人员事先未对其讲解清楚手机银行业务并及时更改密码为由,将银行诉至法院,经审理后,银行向甲先生赔偿了损失18000元,剩余的4万余元损失则只能由甲先生自己承担了。
事实上,以提供低-息、无-抵-押-贷-款等为借口实施诈骗的手段屡见不鲜,而国内相关法律规定由于个人信息外泄导致的资金损失只能由持卡人承担主要责任。对此,安医生手机安全专家提醒,用户在办理手机银行业务时需尽可能详细地了解相关业务知识及注意事项,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避免遭受巨额经济损失。用户在开通手机银行业务时需绑定自己的手机号,如果手机不慎丢失或需要更换新号,则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系银行客服暂停或重新办理该项业务。此外,建议智能手机用户给手机安装可靠实用的手机安全软件,防止手机中存储的手机银行账户信息等重要隐私泄露,为安全使用手机银行服务提供更多的保障。原文出自安医生手机安全卫士:http://www.anyisheng.com/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