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隐私保护不解决 骚扰电话何时休
近日,市民府先生反映,他最近遭遇骚扰电话,几乎每天都会接到4、5个推销广告,不仅影响到他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还惹怒他的老婆发了脾气,这让他感到相当烦恼。府先生表示,2012年的某天,他听到一则5800元可收藏一套人民币纪念币的消息后,打电话给那个公司订购了一套。自从那次购买后,府先生便被女推销员盯上了,每次的电话一接通,对方都会亲切地称呼他“大哥”,并喋喋不休的向他“汇报”好消息。后来,那个推销电话不分白天黑夜的打给府先生,有时正值他在上班或开会,甚至到了周末休息也不得安宁,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难免引起了他老婆的误会,对他大发脾气,府先生简直是欲哭无泪了。实际上,跟府先生有类似经历的手机用户也不在少数,大致都是由于事先疏忽,不慎泄露了重要的隐私信息造成的。如果用户的手机隐私保护问题不解决,那么骚扰电话何时休?
在2012年,国内的第一份关于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的治理报告中指出,一年之中,总共为2.2亿手机用户拦截了712亿条垃圾短信,以每条短信70个五号字体的字首尾相连,长度达到地球周长的405倍。另据业内某权威报告分析发现,在被举报的垃圾短信中,采用点对点的发送方式占比高达59%,首次超过了传统的特服号发送。而对于骚扰电话,根据用户标记的内容分类,“响一声”、广告推销、欺诈电话、恶意骚扰电话的比例分别为44%、28%、17%、11%。看到上述这些惊人的数据,不免让用户感到疑虑,我们的手机隐私信息到底是怎样泄露出去的呢?
据了解,目前手机用户泄露隐私信息的渠道比较多,比如:很多用户无意间在网上公开了手机号码,或是填写了相关隐私信息,或是生活中的一些快递单据,工作中的各类票据,以及智能手机受到了恶意软件的侵袭等,都有可能导致用户的手机隐私泄露。安医生手机安全专家表示,做好用户的手机隐私保护需要政府、相关企业和用户自身的多方努力,从源头防止手机隐私的泄露。政府需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司法机构的技术力量,严惩非法窃取、贩卖用户隐私信息的不良行为;相关企业需增强自律意识,不能为了营收而不顾及用户的消费感受,损害用户的消费权益;用户自身则需强化隐私信息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公开重要的隐私信息,对于智能手机用户,建议安装可靠实用的手机安全管家来加强安全保障。 原文出自安医生手机安全卫士:http://www.anyisheng.com/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