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手机-病-毒来袭 安卓用户如何抵御
近日,国内某大型电信运营商公布了近期监测到的12款新型手机-病-毒,分别是“安卓-监-听王”、“视-频-扣-费”、“伪-向-导”、“伪-感-官-视-界”、“伪-短-信-助手”、“伪-拍-照-大-头-贴”、“伪-U-C-影-音”、“广-告-王-病-毒”、“字-母-病-毒”、“扣-费-声-讯”、“伪-系统-更新”、“伪-网络-服务”。手机-感-染这些-病-毒后的-症-状表现为:手机后台自动-联-网、自动-下-载-APP、自动-订-购-收-费-业务、接收不到运营商的-短-信、占用内存资源、强-制关闭安全软件等。用户的手机一旦-感-染了这些-病-毒,便会影响到手机的正常使用以及无故损-耗-话-费。而在这些新型手机-病-毒中有大多数都是-侵-袭安卓平台的,那么,安卓手机用户该如何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来抵御呢?
据了解,目前针对安卓智能手机的-恶-意-程序主要分为三类:短-信-木-马、广-告-模块及获取手机root权-限的系-统-漏-洞-利用程序,其中,短-信-木-马-传-播的最广泛。虽然谷歌的Bouncer反-病-毒-模-块已被部-署到了谷歌应用中,用于自动扫描最新的应用,但在其-官-方-应用商店中出现大量-恶-意-程序的现状却仍未得到明显改善。事实上,大多数用户关注更多的只是那些较为严重的手机-病-毒-感-染-事-件,比如:一次便-感-染了日本-数-万-名安卓手机用户的Dougalek-恶-意程序-事-件。这一-事-件,也成为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手机用户-隐-私-泄-露-事-件。
对此,安医生Android手机安全中心指出,安卓用户在下载或安装APP时须提高警-惕,远离那些来-源-不明且极具-诱-惑-力的“免-费-软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知名APP市场或官-方-网-站)下载,增强安全性。安装一款可靠实用的手机安全软件,并及时关注最新的手机-病-毒-资讯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于那些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链-接,不要随意就点击。手机的蓝牙功能在不使用时也应尽量隐藏或关闭,防止手机-病-毒从后-台自-动-接-收,尤其要注意通过蓝牙传-送的可-疑-文-件。此外,建议用户定期给重-要-信-息和通-讯-录进行-备-份,避免手机-感-染-病-毒后丢失,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 原文出自安医生手机安全卫士:http://www.anyisheng.com/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