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作时的格式注意点
1.重点提醒
1)不要大量引用别人的文章,甚至成为自己文章的主体。
2)不要抄袭他人作品,尤其专著,必须注意此类问题,严肃自律。 查重率也是在作者自律前提下的把关。
3)不要涉及政治(港澳台)、色情、民族 或 国内外国家领导人肖像 (例如,某张照片在国家领导人上面打叉号等)、地理范围、地图边界问题、地图 绘制要准确。
4)图上不要有 邮箱等的账号、密码、手机号、领导人。
5)图要保证清晰度,不要有水印、网站LOGO等 (一般打印出来,或将图放到150%~200%,都能看到水印)。
6)“的” “地” “得” 用法:他们的书、高兴地说、跑得快、过得去。 7)参考文献,注意格式、出处准确性。 下面几项,有精力或时间,可以看一看。
2.序号
编号连续,层次合理,操作步骤连续 图号连续 表号连续 例题号连续 其他所有序号连续
3.正文
层次结构梳理清楚,各级标题的从属关系明确清晰 语句无语法、逻辑、知识性错误 文字叙述易读易懂,无生涩难懂的语句 无错字、多字、漏字等错误,字词的使用规范参照新版“现汉”(现汉第5版) 英文单词的拼写及大小写准确 外文正斜体的使用正确 标点符号用法规范,标点符号的用法可参考“国家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4.一致性
概述内容与正文具体叙述统一 标题与内容统一 各标题(包括章节标题、版块标题等)的命名及命名方式一致和正确 前后文的引用正确一致 名词术语规范统一 数字用法、计量单位统一 习题内容与章节内容一致,习题答案正确,习题中各部分格式全书统一
5.图
图片在正文中有引用,且引用正确 图片内容准确,与正文叙述一致;注意图片中涉及软件版本时,要与正文相符 图片清晰,符合出版规范 图上的内容无错别字或其他错误 图上无敏感信息(如收费软件的序列号、银行账号等)******* 图上无不必要的内容(如水印);如有摄影者之类的文字,需与策编确认是否保留
6.参考文献
格式符合要求
《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时事新闻”界定不清晰,以致一些新媒体一味扩大时事新闻“合理使用”的边界。早期,传媒在很大程度上被当作是公益性的行业,没被看作是一个可以盈利的产业,媒体之间几乎不存在竞争。在报道新闻时,媒体通常是对新闻事件的简单陈述,新闻事件的事实本身并没有归属,不属于哪一家媒体,因此新闻稿件的著作权很少被提及。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传媒产业化的发展,媒体间的新闻竞争日益激烈,新闻报道已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媒体自身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工、价值判断,其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智力劳动。但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本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的表述却未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做过更改。而对于何为“时事新闻”,只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给出了一个比较笼统的定义,即“单纯事实消息”。在实践中,如何区别“时事新闻”和具有独创性的新闻作品,缺乏统一裁判标准。2006年8月公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了八种“合理使用”的情形,规定“报道时事新闻,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向公众提供在信息网络上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这两种情形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是实践中,网站往往自行扩大解释“合理使用”的范围,且对“时事新闻”的标准也把握不准,侵权者“打擦边球”并以此作为首要抗辩理由的情况成为常态。
出版社公费出版书的类型不多,首先,教辅书是稳赚不亏的,所以,几乎有此出版范围的出版社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教辅书面市,因为这个市场比较固定,永远不会消失,而且,社里一般都有固定的编写班底,冠以某某知名特级教师,中国某某教育协会,知名教授等主编。为了市场,他们一般不轻易用毛遂自荐的不知名的教师编写的教辅书稿的;其次就是一些名人的作品,其中尤以青春派的居多,如郭敬明、韩寒等,作者的名字本身就有“惯性市场”。再次就是一些收视率高的影视作品的文字版本,如《流星花园》、《亮剑》等。然后就是一些先在网络上炒红的小说,如《我们河南人惹了谁?》、《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遗情书》等。还有,就是引进一些国外的畅销书,出版社吃个现成的,如《哈利波特》系列、《贝可汉姆自传》、《那小子真帅》等。当然,社里也有与时俱进地出一些政绩书,如《先进性教育××××》、《辉煌的十五××××》等,这些书的作者一般都是内定的当地政府机关的。另外,根据不同出版社出版的范围不同,有的出版社出一些专业类的、社科类和引进国外的书,但是,这些书对书稿和作者的身份要求都非常高,因为这些直接决定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