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话:18768893233 宗老师
“合理库存”,全国定为1070亿斤,并按此分解到各地粮食收储企业。对“合理库存”,国家不补贴费用和利息。执行这一规定,粮食收储企业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粮食流通业界把它称为不合理的“合理库存”。那么,粮食企业是否应当保有一定的库存呢?首先,应当明确,在市场经济中正常条件下,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是否保持一定量的库存,以及库存量多少“合理”,完全是企业自己的事情,政府没有必要干预。一般而言,企业为了保持生产和销售的连续性,总是要保持一定的库存量。企业的流动资金会合理地分配到原料、半成品、库存产品、在途产品和零售产品等
******************************************
质量是维护顾客忠诚的最好保证。
金兰企划是一家专业代写公司,公司有专业的编写团队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为您的企业打造甲级资质的研究报告。打造企业管理咨询、招投标咨询、企业形象策划、网站建设推广等企业一条龙服务策划第一品牌!
公司现拥有行业广泛、学科完备的专家资源库,其中核心专家1000位、外围专家2000多位,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专业的项目评审服务;并与各工程咨询单位、专业设计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渠道和信息传递网络。多年的行业经验,积累了10000多个商业策划案例。已储备了大量的经济数据和信息,并建立了顺畅、稳定的信息和数据采集渠道。
******************************************
各个环节。但是,库存量对每一个企业并不是一个“常数”。它取决于复杂的主客观条件,比如企业管理水平、自有流动资金数量、仓储条件、交通运输环境、销售覆盖范围、居民收人水平及消费习惯,等等。在当今科学技术支持下,如果信息化程度高、物流条件比较好、供应链旨理科学,企业也可以大幅度降低库存乃至实行“零库存”。因此,对各种类型的粮食企业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规
定整齐划一的“必要库存量”。政府毋须在这方面为企业当家。总而言之,即使企业因为库存不足,生产停摆,脱销断档,那也是企业的事情,政府不必去管,更无权去处罚,否则就是政府的越位。那么,是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粮食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绝对不可以规定“库存量”呢,那也未必。但这只能是在特殊条件下,当国家和地区粮食出现严重供不 应求或严重供过于求,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时候,国家运用常规调控手段,如储备、进出口等办法,仍然无法维持市场正常运行,是可以而且有必要使用“库存量”管理这一手段的。即使市场体系
健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不排除使用这种调控手段。但是这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非常规调控手段,而且使用时只做单向规定,即如果丰年规定企业最低库存,就不规定最高库存;歉年限制最高库存,就不规定最低库存。有些国家由于地形复杂,粮食运输受气候影响较大,对粮食经营企业有库存量的要求。比如,有千岛之国称谓的菲律宾,对一些岛屿上的粮食经营企业有库存量要求。当然,国家处于战争等非常时期则又当别论。由于这种“库存量”管理直接涉及企业经营成本,属于微观干预,因此在运用时必须慎之又慎,不到十分必要,不可轻易使用。对这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