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折叠设计,冀虹牌装袋机移位便捷,存放省空间!
在洪涝灾害抢险中,“时间就是生命” 的背后,不仅需要设备具备高效装袋能力,更考验其能否快速响应场景变化 —— 既要能灵活穿梭于堤坝、内涝点等复杂地形,又要在非汛期不占用过多仓储空间。河北五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独家研制的冀虹牌 WX-ZDJ 防汛沙袋装袋机,以创新的液压折叠设计破解传统设备 “移位难、存放挤” 的痛点,为防汛抢险的 “快响应、省资源” 提供了关键支撑。
传统防汛装袋设备往往存在 “作业时展开难、转移时收缩慢” 的问题,尤其在堤坝坡度大、抢险场地狭窄的场景中,庞大的机身不仅难以移动,还可能耽误装袋作业启动时间。冀虹牌装袋机的液压折叠设计,通过精准的液压控制技术,将设备核心部件转化为可快速调节的 “灵活模块”,实现 “按需伸缩、一键切换”。
其液压折叠功能主要聚焦于设备关键的输送系统 —— 配套的皮带输送机作为装袋作业的 “物料通道”,在液压驱动下可完成高效收缩与展开:作业时,输送机能快速延伸至 10 米,满足远距离沙土输送需求,确保装袋机持续供料不中断;非作业或转移时,仅需几分钟操作,10 米长的输送机即可收缩至 6-7 米,配合整机 3.4×2.5×1.8 米的分体式结构,让原本 “长条状” 的设备瞬间 “瘦身”,从 “占据半条车道” 的庞然大物,变成可灵活调度的紧凑模块。
更重要的是,液压折叠设计无需依赖人工费力搬运或借助大型吊装设备,操作人员通过设备控制台即可完成折叠操作,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避免了机械碰撞导致的设备损耗,尤其适合防汛抢险中 “分秒必争” 的紧急场景。
防汛抢险的战场从不是平坦场地 —— 可能是泥泞的堤坝边坡,可能是狭窄的城市内涝街巷,也可能是需要跨区域转移的抢险点。冀虹牌装袋机的液压折叠设计,与万向地轮、牵引装置形成 “黄金组合”,让设备在复杂环境中实现 “灵活走位”。
一方面,液压折叠后整机体积压缩,重量控制在 1.2 吨的合理范围,配合底部的万向地轮,可实现 360° 多方位转动,即便在坡度较大的堤坝上,也能通过牵引装置轻松调整位置,避免传统设备 “只能直线移动、遇坡就卡壳” 的问题;另一方面,折叠后的设备可直接通过普通卡车运输,无需调用大型平板车,从仓库到抢险现场的转运时间大幅缩短 —— 以 30 公里外的堤坝抢险为例,传统设备需 1.5 小时准备转运,而冀虹牌装袋机折叠后仅需 30 分钟即可装车出发,为堵口截流争取更多宝贵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这套移位方案已多次验证优势:某流域防汛演习中,冀虹牌装袋机从岸边仓库出发,经液压折叠后通过窄桥,再在堤坝上快速展开作业,全程仅用 25 分钟,较传统设备节省近 1 小时,完美适配防汛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 的机动需求。
对于防汛抢险队、部队等常备装备的单位而言,非汛期的设备存放往往是 “老大难”—— 传统装袋机因无法收缩,需占用数十平方米的仓库空间,不仅挤压其他抢险物资的存放位置,还可能因长期闲置导致部件锈蚀。冀虹牌装袋机的液压折叠设计,从根源上解决了 “存放占用” 问题。
折叠后的设备体积较展开状态压缩 40% 以上:原本 10 米长的输送机收缩后,整机可贴合仓库墙面存放,仅需 8-10 平方米的空间(相当于 2 个标准货架的占地),大幅节省仓储资源。同时,液压折叠结构在收缩后可保持部件稳定,无需额外搭建防护架,减少了存放期间的维护成本。以某县级防汛物资仓库为例,该仓库此前存放 2 台传统装袋机需占用 30 平方米,引入冀虹牌装袋机后,4 台设备折叠后仅需 20 平方米,剩余空间可存放救生衣、冲锋舟等其他物资,让仓库储备更 “精打细算”。
更关键的是,液压折叠设计不影响设备的长期可靠性 —— 折叠部位采用高品质密封件,可有效防尘、防水,即便在潮湿的仓库环境中存放,下次启用时只需展开调试即可作业,无需耗时检修,确保汛期来临时 “拿得出、用得上”。
冀虹牌装袋机的液压折叠设计,并非孤立的 “便捷功能”,而是与设备的高效装袋能力深度协同:每小时 25-40 方的装袋量(相当于 200 余人工作量)、智能称重控制(误差 ±0.2%)、潮湿沙土防卡料设计等核心优势,搭配 “快速移位、省空间存放” 的特性,形成了 “平时易存放、急时快到位、作业高效率” 的完整防汛解决方案。
在我国多地的防汛实践中,这套方案已展现出显著价值:2023 年某城市内涝抢险中,冀虹牌装袋机从仓库折叠转运至内涝点,30 分钟内完成展开并启动装袋,2 小时内完成 500 余袋沙土装填,快速筑起临时挡水墙;非汛期时,设备折叠后存放在社区应急仓库,不占用居民活动空间,成为 “看得见、用得上” 的应急保障。
作为国家产品,冀虹牌防汛沙袋装袋机的液压折叠设计,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精准切中了防汛工作 “机动化、轻量化、高效化” 的发展需求。它让防汛设备不再是 “笨重的负担”,而是能灵活适配场景、高效支撑抢险的 “得力助手”,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添了更坚实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