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
1、专用机械手
它是附属于主机的、具有固定程序而无独立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专用机械手具有动作少、工作对象单一、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和造价低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如自动机床、自动线的上、下料机械手和“加口工中心”附属的自动换刀机械手。
2、通用机械手
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控制系统的、程序可变的、动作灵活多样的机械手。在规格性能范围内,其动作程序是可变的,通过调整可在不同场合使用,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是独立的。通用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大、定位精度高、通用性强,适用于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的生产。
通用机械手按其控制定位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简易型和伺服型两种:简易型以 “开一关”式控制定位,只能是点位控制: 伺服型具有伺服系统定位控制系统,可以是点位的,也可以实现连续轨迹控制,一般的伺服型通用机械手属于数控类型。

气动技术是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源,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或信号传递的工程技术,是实现各种生产控制、自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约开始于1776年,Johnwilkimson发明能产生1个大气压左右压力的空气压缩机。1880年,人们第.一次利用气缸做成气动刹车装置,将它成功地用到火车的制动上。20世纪30年代初,气动技术成功地应用于自动门的开闭及各种机械的辅助动作上。至50年代初,大多数气压元件从液压元件改造或演变过来,体积很大。60年代,开始构成产业控制系统,自成体系,不再与风动技术相提并论。在70年代,由于气动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应用,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80年代进进气动集成化、微型化的时代。90年代至今,气动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死区,经历着奔腾性的发展,人们克服了阀的物理尺寸局限,真空技术日趋完美,高精度模块化气动机械手问世,智能气动这一概念产生,气动伺服定位技术负气

助力机械臂的含义:助力机械臂是通过检测吸盘或机械手末端夹具和平衡气缸内气体压力,能自动识别机械手臂上有无载荷,并经气动逻辑控制回路自动调整平衡气缸内的气压,达到自动平衡的目的。
助力机械臂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重物象悬浮在空中,可避免产品对接时的碰撞。在机械手臂的工作范围内,操作人员可将其前后左右上下轻松移动到任何位置,人员本身可轻松操作。同时,气动回路还有防止误操作掉物和失压保护等连锁保护功能。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气动平衡吊整机无须电控系统,只需压缩空气即可工作,非常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