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科华蓄电池代理
潍坊科华蓄电池代理
科华蓄电池选择阻尼电阻
有趣的是,一旦选择了四个其他电路组件,那么就会有一个阻尼电阻的最佳选择。图4.2
显示的是不同阻尼电阻情况下这类滤波器的输出阻抗。红色曲线表示过大的阻尼电阻。请思考一下极端的情况,如果阻尼电阻器开启,那么峰值可能会非常的高,且仅由CO和LO来设定。蓝色曲线表示阻尼电阻过低。如果电阻被短路,则谐振可由两个电容和电感的并联组合共同设置。绿色曲线代表最佳阻尼值。利用一些包含闭型解的计算方法(见参考文献
1)就可以很轻松地得到该值。
销售:王浩
电话:18001283863
微信:xinzhong959563688
CSB蓄电池:www.csbdianchiwang.com
这种电路是按照Boost电路工作的电感输入型PFC电路,当开关S导通时,电流通过整流桥使电感L储能,当开关S关断时,电源一方面通过整流桥向负载供电,另一方面存储在电感L中的能量也通过整流桥向负载放能。电路的整个工作过程就是在开关S导通与关断、电感L储能与放能过程中进行的。图9(b)为整个工作过程的波形,其中ubs为开关S的驱动信号,控制开关S的导通与关断就可以得到流过S的电流is的波形。整流桥臂之间的SPWM电压up的波形和直流输出电流id的波形,如图9(b)所示。由波形可以得到SPWM电压up的双重傅里叶级数表示为
科华蓄电池
up中的谐波为mF+n=mfc+n次,其中最大的低次谐波为2fc-1次,fc为载波三角波频。up中的基波up1=MUd·sinωt。
图9BoostSPWMPFC电路及其工作波形(a)主电路及其等效Boost电路(b)工作波形
如果忽略掉电感L中的电阻,可以得到市电交流输入电压ua与up1的等效电路与相应的相量关系如图10所示。由此图可得
式中为输入电流的基波有效值。
整流器的市电交流输入功率因数为
图10ua与up1的等效电路与相量关系(a)等效电路(b)相量关系
由于市电输入电流中包含有市电电源向电感L供给的无功电流,所以不可能使输入电流与输入电压同相位,而只能是滞后于。最佳状态有两个:一个是与同相位如图11(a)所示,此时就构成了垂直于的、和相量直角三角形;二是超前于一个相位角,得到如图11(b)所示的等腰三角形。由此可以得到提高市电输入功率因数PF的方法为:
图11最佳状态时Ia与Up1的相量关系(a)与同相位(b)超前相位角
①由于在电路输入侧有电感L,使滞后于,所以电路工作在整流状态,由交流侧向直流侧供电。
②用输入电压ua作为SPWM调制波的指令信号ua*,使输入电流ia的波形与ua相同,在相位上与ua相差δ相位角。
③提高开关频率fc,使L、XL1=ωL和UL1=Ia1XL1减小,用通过减小UL1的办法使=δ减小来提高cos的值。此外fc增大也可以使输入电流ia的谐波含量减小,用减小ia中谐波含量的办法使畸变因数的值增大。
当开关频率fc足够大时可以使PF≥0.99。同时提高fc还可以使电感L的体积重量减小,可以使整流器对市电电网的污染减小。
对于图11(a):
对于图11(b):
(1)直流输出电压的调节及电压波动
up基波电压有效值Up1=,由图11所示的三角形相量:
对于图11(a):Up1=Uacosδ(46)
对于图11(b):Up1=Ua(47)
由这个关系可以得到:对于图11(a):Ud=;对于图11(b):Ud=。可知,调节M就可以调节直流输出电压Ud的大小。因为M≤1,所以对图11(a):Ud≥cosδ;对于图11(b):Ud≥,说明这种整流器是Boost升压型。
由图11(a)所示的三角形可知:ua=Umsinωt时up1=Up1msin(ωt-δ),Up1m=MUd
假定ia=Ia1m,电路是无损的,则up1·ia=Ud·id或id=,将up1,ia的值代入得:
此式说明:直流输出电流是脉动的,它是由直流分量Id和以为幅值的二次谐波电流组成的(也含有高次谐波电流),对于图11(b)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由于id是脉动的,所以Ud也是脉动的,为了减小Ud的脉动采用了直流电容Cd滤波。Cd的值通过id的二次谐波电流来求出。id的二次谐波电流的幅值为,当Ia1m用ia的有效值表示时,Ia1m=Ia,Cd对二次谐波电流的电抗为Xc=,故得到直流输出电压的二次谐波波动值为

假定Cd将Ud(2)限制在3%Ud以内时,Ud(2)≤3%·Ud,
所以≤3%Ud
由于up的基波可知,Up1m=MUd,当fc足够大时,up=ua,即Up1=Ua,Ua=MUd,故Ud=,代入上式得:

经简化后得:Cd=0.019(50)
(2)输入电流ia的谐波与电感L的计算
由于输入电流ia与电压up同相位,当fc足够大时,δ=0,Ua≈Up,所以ia的方程式可以由up的方程式求出。
当令K=mF+n=2fc+n,则
ia的基波有效值Ia1=,ia的最低次谐波为k=2fc-1,当在最坏情况M=0.7时,第2fc-1次谐波的幅值为Up(2fc-1)=0.354Ud,ia的第2fc-1次谐波的有效值为
当fc足够大时,XL1很小

4.2直流电源SPWM级联叠加式多电平逆变器
直流电源采用PSCPWM控制的级联叠加式多电平逆变器的电路如图12所示。这是一种SPWM控制在直流电源上实现的二极管叠加式多电平逆变器【3】。级联叠加的个数N可以等于任意正整数,一般实际应用时取N=3~5就可以了。在本例中N=3。这种逆变器不用设置死区。其主电路是由在直流电源上进行PSCPWM控制的级联叠加电源电路,和后面的GTO2H桥逆变电路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在PSCPWM直流电源级联叠加电路中,N个载波三角波的移相角
。对于图12所示的电路N=3,故载波三角波的移相角
假定载波三角波uc1的初相位角的移相角α1=0°,则载波三角波uc2的初相位角的移相角α2=120°,uc3的初相位角的移相角α3=240°。uc1~uc3与一个共用的正弦调制波uSA进行比较,所产生的三个SPWM脉冲去控制叠加控制开关S1~S3。用uc1与uSA进行比较,在uSA>uc1部分产生的脉冲去控制开关S1,使直流电源E1的输出电压波形为Ud1;用uc2与uSA进行比较,在uSA>uc2部分产生的脉冲去控制开关S2,使E2的输出电压波形为Ud2;用uc3与uSA进行比较,在uSA>uc3部分产生的脉冲去控制开关S3,使E3的输出电压波形为Ud3。这样,三个独立直流电源E1=E2=E3的输出电压Ud1~Ud3通过叠加二极管D1~D3叠加后的直流电压为UdA=Ud1+Ud2+Ud3是一个类似于单相全桥整流器输出电压的三电平SPWM直流电压波形如图12所示。这里需要指明的一点是,二极管的叠加原理是利用叠加二极管D1~D3的单向导电特性实现的,当二极管的正极电位比负极电位高时,处于正偏置状态,二级管导通,反之二极管处于反偏置状态,二极管关断。通过对叠加开关S1~S3的通断控制,就可以控制二极管的偏置状态,以实现直流电源E1~E3有选择的叠加。UdA经过由S4~S7组成的GTO2H桥的同步逆变后,就可以得到交流7电平SPWM电压波形输出。此外,由图12中UdA的波形可知,其过零点处的电压等于零,因此2H桥中的4个逆变开关是自然地工作在ZVS零电压软开关状态,故可以选用廉价的GTO做开关。为了减少开关损耗,叠加控制开关S1~S3与谐振电感Lr、电容Cr组成了软开关如图12的下部所示。
图4.2 在给定CD-CO比的情况下,有一个最佳阻尼电阻
选择组件
在选择阻尼组件时,图4.3非常有用。该图是通过使用RD Middlebrook建立的闭型解得到的。横坐标为阻尼滤波器输出阻抗与未阻尼滤波器典型阻抗 (ZO=(LO/CO)1/2) 的比。 纵坐标值有两个: 阻尼电容与滤波器电容 (N) 的比; 以及阻尼
电阻同该典型阻抗的比。 利用该图, 首先根据电路要求来选择LO和CO, 从而得到ZO。
随后,将最小电源输入阻抗除以二,得到您的最大输入滤波器源极阻抗 (6dB)。最小电源输入阻抗等于Vinmin2/Pmax。只需读取阻尼电容与滤波器电容的比以及阻尼电阻与典型阻抗的比, 您便可以计算得到一个横坐标值。例如,一个具有10μH电感和10μH 电容的滤波器具有Zo= (10μH/10μF)1/2=1Ohm 的典型阻抗。 如果它 正对 一个 12V 最 小输 入的 12W 电 源进 行滤 波, 那么 该电 源输 入阻 抗将 为Z=V2/P=122/12=12Ohms。这样,最大源极阻抗应等于该值的二分之一,也即6Ohms。
现在,在6/1=6的X轴上输入该图,那么,CD/CO=0.1,即1μF,同时RD/ZO=3,也即3Ohms。
图4.3 选取LO和CO后,便可从最大允许源极阻抗范围内选择CD和RD
秘笈五 降压—升压电源设计中降压控制器的使用
电子电路通常都工作在正稳压输出电压下,而这些电压一般都是由降压稳压器来提供的。如果同时还需要负输出电压,那么在降压—升压拓扑中就可以配置相同的降压控制器。负输出电压降压—升压有时称之为负反向,其工作占空比为50%, 可提供相当于输入电压但极性相反的输出电压。其可以随着输入电压的波动调节占空比,以“降压”或“升压”输出电压来维持稳压。
图 5.1显示了一款精简型降压—升压电路,以及电感上出现的开关电压。这样一来该电路与标准降压转换器的相似性就会顿时明朗起来。实际上,除了输出电压和接地相反以外,它和降压转换器完全一样。这种布局也可用于同步降压转换器。这就是与降压或同步降压转换器端相类似的地方,因为该电路的运行与降压转换器不同。
FET开关时出现在电感上的电压不同于降压转换器的电压。 正如在降压转换器中一样, 平衡伏特-微秒 (V-μs) 乘积以防止电感饱和是非常必要的。 当FET为开启时(如图 1 所示的ton间隔),全部输入电压被施加至电感。这种电感“点”侧上的正电压会引起电流斜坡上升, 这就带来电感的开启时间V-μs乘积。 FET 关闭 (toff)期间,电感的电压极性必须倒转以维持电流,从而拉动点侧为负极。电感电流斜坡下降, 并流经负载和输出电容, 再经二极管返回。 电感关闭时V-μs乘积必须等于开启时V-μs乘积。由于Vin和Vout不变,因此很容易便可得出占空比 (D) 的表达式:
D=Vout/(Vout “ Vin)。 这种控制电路通过计算出正确的占空比来维持输出电压稳压。
上述表达式和图5.1所示波形均假设运行在连续导电模式下。
图 5.1 降压—升压电感要求平衡其伏特-微秒乘积
降压 — 升压电感必须工作在比输出负载电流更高的电流下。其被定义为IL=I《SUBOUT《 sub》/(1-D),或只是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相加。对于和输入电压大小相等的负输出电压(D =0.5)而言,平均电感电流为输出的2倍。
有趣的是,连接输入电容返回端的方法有两种,其会影响输出电容的rms电流。典型的电容布局是在 +Vin 和 Gnd 之间,与之相反,输入电容可以连接在 +Vin 和”V《SUBOUT《 sub》 之间。利用这种输入电容配置可降低输出电容的rms电流。然而,由于输入电容连接至 “Vout,因此 ”Vout上便形成了一个电容性分压器。这就在控制器开始起作用以前, 在开启时间的输出上形成一个正峰值。 为了最小化这种影响,最佳的方法通常是使用一个比输出电容要小得多的输入电容, 请参见图5.2所示的电路。输入电容的电流在提供dc输出电流和吸收平均输入电流之间相互交替。rms 电流电平在最高输入电流的低输入电压时最差。因此,选择电容器时要多加注意,不要让其ESR过高。陶瓷或聚合物电容器通常是这种拓扑较为合适的选择。
图5.2 降压控制器在降压—升压中的双重作用
必须要选择一个能够以最小输入电压减去二极管压降上电的控制器,而且在运行期间还必须能够承受得住Vin加Vout的电压。FET和二极管还必须具有适用于这一电压范围的额定值。通过连接输出接地的反馈电阻器可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这是由于控制器以负输出电压为参考电压。只需精心选取少量组件的值,并稍稍改动电路,降压控制器便可在负输出降压—升压拓扑中起到双重作用。
目前中国在四大关键材料领域中,18650锂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都已逐步自给,只有隔膜材料还高度依赖进口,但是发展速度也非常快。
正极材料
18650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主要由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磷酸铁锂几种产品占据。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钴酸锂占49%,三元材料占22%,锰酸锂占16%,磷酸铁锂占6%,其他材料占7%。
目前市场上商业化的正极材料只有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是动力电池领域和超大容量电源的两种主流技术方向。
在两种主流方向中,磷酸铁锂是中国主推的技术,市场热度很高。该产品于1997年引起国内关注,国家“863”计划于次年投入20亿元对其进行研究。国内有60~70家企业完成了磷酸铁锂生产线的购置,总产能近2万吨/年。
锰酸锂+三元材料复合材料是日本、韩国主推的技术,因其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国际国内市场份额近年来都在不断增长,但在我国同样存在开工不足现象。这些企业都于近年内相继在中国投资建厂,节省成本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中国下游市场。
钴酸锂的新建、拟建项目已经很少,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产业进入萎缩期。锂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推广,将为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两种主流产品带来快速的市场需求增长。
负极材料
全球锂电负极材料产能主要集中于中日两国,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和企业集中两大发展趋势。
2012年中国负极材料总体市场规模为20.08亿人民币,同比上升15.3%。其中,天然石墨贡献7.26亿元,人造石墨(不包含MCMB)贡献10.61亿元,中间相碳微球和钛酸锂等其它负极材料贡献2.21亿元。
规模增长的同时,负极材料供应逐步过剩,价格呈下滑趋势。
随着石墨资源瓜分完毕,企业间的竞争焦点将重新回到技术方面。其研究重点将朝着高比容量、高充放电效率、高循环性能和较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其中碳材料的研究开发相当活跃并在石墨改性、软硬碳和碳纳米材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锡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大的潜力,其他材料的研究也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电解液
电解液 主要原材料为六氟磷酸锂,占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
国产六氟磷酸锂的品质与进口产品接近,国产六氟磷酸锂价格优势明显。国产六氟磷酸锂的价格比进口便宜15%。六氟磷酸锂作为电解液主要成本来源,电解液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必然会选取性价比合适的供应商,中国企业无疑具有一定优势。
隔膜
隔膜生产难度最高,盈利最丰厚。在锂电池中主要作用是防止正负极短路,同时在充放电过程中提供离子运输的电通道。目前一般采用聚丙烯、聚乙烯单层微孔膜,以及由两者复合制成多层微孔膜作为隔膜。未来发展方向是更薄、更安全。
18650锂电池隔膜供给高度集中,严重依赖进口。隔膜的主要技术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集中度很高。
科华蓄电池类型参数表
|
类型 |
电压 V |
容量 AH |
长 mm |
宽 mm |
高 mm |
分量 mm |
|
6-GFM-7 |
12 |
7 |
151 |
66 |
96 |
2.6 |
|
6-GFM-24 |
12 |
24 |
165 |
125 |
177 |
9 |
|
6-GFM-38 |
12 |
38 |
197 |
165 |
176 |
14 |
|
6-GFM-65 |
12 |
65 |
350 |
166 |
175 |
23 |
|
6-GFM-100 |
12 |
100 |
408 |
174 |
235 |
33 |
|
6-GFM-150 |
12 |
150 |
495 |
200 |
225 |
58 |
|
6-GFM-200 |
12 |
200 |
495 |
258 |
248 |
76 |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