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手摇饮品是如何席卷大陆的(附台湾奶茶业各类数据)
作为生活非必需品的饮料,手摇茶饮的发展势头之蓬勃令人吃惊。标榜新鲜、健康的手摇饮料得以脱颖而出,自有其流行的原因。
台湾地区已进入盛夏气候,“手摇饮料”又迎来了它的销售旺季。紧跟着的新闻,便是各大茶饮门店开始调涨饮料价格。www.51naicha.cn
2016年3月开始,全台约四分之一茶饮品项微幅调整售价。以著名品牌“清心福全”为例,中南部“仙草冻奶茶”从25元新台币(约5元人民币)涨至35元 (约7元人民币),涨幅高达四成;北部大杯“珍珠奶茶”则从40元新台币(约8元人民币)涨到45元(约9元人民币),价格已直逼一个普通便当的价格,引 发民众议论。
众所周知,“手摇饮料”一直是台湾的特色茶饮,1990年代开始从台湾中南部发迹,本来是镶嵌于巷子角的小茶铺,但逐渐风靡大街小巷。
现如今,一条小街上挨着开上四五家门店卖差不多的饮料在台湾可谓司空见惯。一般而言,“手摇饮料”就是将红茶或绿茶加上果糖糖浆后放在调酒器中和冰块一起摇匀,产生细微泡沫,成为了泡沫红茶或者泡沫绿茶。
此外,珍珠奶茶也是许多茶饮品牌的招牌,在奶茶中加入煮熟后外观晶莹剔透、口感香Q的粉圆,就是属于台湾的原创口味。
总之,只要气温一升高,路上随处可见人手一杯的冰饮。早几年,许多茶铺都还能买到15元、20元新台币的红茶、冬瓜茶,但如今,“20元的饮料时代”似乎已经彻底走入历史。
根据台湾制茶公会统计,台湾每年相关“茶”的消费金额高达850亿元新台币,其中在各大通路贩卖的瓶装茶占了250亿元新台币,早餐店、连锁茶饮、茶坊等茶饮市场加起来超过350亿元新台币,可谓惊人。
而根据《看杂志》2015年的报道,2014年台湾包含手摇茶饮店、咖啡馆、冰果店的“饮料店”,总共有16836家,较2013年的15886家,一年 内增加了近1000家;较2012年的14985家,则增加了近2000家,是近五年来店家增速最快的两年(每年约成长6%)。
其中,台湾连锁茶饮品牌总数高达上百个、总店数近9000家,潜藏的商机无限,与地区经济大势的颓靡景况完全不同。
但商机背后,其实也隐藏着诸多难以说破的隐情。台湾“食安风暴”爆发以后,“手摇茶饮”未能幸免,几家涉事的茶饮品牌面临口诛笔伐,相关问题也受到了台湾地区食品药物管理部门的关注。
但手摇饮料经济的拓展也并未止步于食安的纷扰。如今,在全球性设立分店的台湾现调饮料业者包括Comebuy、日出茶太、歇脚亭与清峰茶都可等,拓点从 大陆、港澳、东南亚,延伸至欧美国家,触及非洲以外的四大洲,且海外分店数均超过百家。清峰茶都可甚至想开拓其他业者尚未进入的非洲市场,如南非等国家 的冷饮商机。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